就在叶微寒丈二摸不着头脑之时,围观的家丁抬起支架,向客厅走去。
老妈子带着几个丫鬟在抬支架队伍两旁撒着花红纸钱,口中念念有词。
步入客厅后,一行家丁将支架立在客厅,却见张府少爷张有生胸前佩戴大红花,一身大红装着,满脸铁青的端坐在厅堂正座,眉眼间充斥着怒气。
老妈子手里捧着另一朵大红花,颤颤巍巍的走向红衣女鬼,满头大汗的伸出颤抖的双手,为红衣女鬼戴上了大红花。
叶微寒见状吞了吞口水,赶忙打量起周围来。
正厅前架着一方四角龙桌,上面盛放着猪头、喜果和龙凤喜饼若干盘,桌子正中央的位置,还摆放着一盏银壶和两只杯盏,银壶的上面,还贴着一张精致的红色喜字。
这是结婚才配备的配置,这特么的什么情况?难不成要举办冥婚?
冥婚又称配骨、阴婚、鬼婚、灵婚,是一种民间习俗。冥婚又分为“死人与死人”和“死人与活人”两种。另外,过去认为祖坟中有一座孤坟会影响后代的昌盛,不吉利,所以要替死者举办冥婚。
古时男女定亲后,若婚前男子死亡,女子也要出嫁成亲,拜堂时由亡夫姐妹抱“神主牌”和新娘举行婚礼。新娘从此终身苦守空房,称上门守节、未婚守孝。有的女子不愿上门守寡,另嫁男人,但人们认为是第二次婚姻,是“断线女子”。婚后年节要为她的所谓“前夫”祭祀亡灵。老人们出于疼爱、想念儿女的心情,认为生前没能为他(她)们择偶,死后也要为他(她)们完婚,尽到做父母的责任。
冥婚最早起源于汉代,但令它盛行的典故却是曹冲阴魂,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历史段子,叶微寒清晰的记得在他读小学时,有一篇课文是曹冲称象,对的,就是这个曹冲,比阿基米德更早发现浮力原理,这么聪明的孩子早夭,曹操当然是万分的悲恸。
《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卷二十)记载,曹冲“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亲为请命。及亡,哀甚。文帝宽喻太祖,太祖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言则流涕,为聘甄氏亡女与合葬,赠骑都尉印绶,命宛侯据子琮奉冲后。”这里,曹操是聘了一名甄姓早死女子给其当做他的儿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