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探病
第二天早晨起来,到了后院,发现除了原来一起练功的那几个太监宫女,又多了四个侍卫在练功。看见朱见济来了,一齐跪下:“臣等参见太子殿下!”
原来是皇上还是不太放心,所以又调了几个侍卫来,领头的是个千户,名叫常宁,却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后代。这几人都使长枪,操场边还有四匹高头大马,看来都是骑兵。
朱见济先跟李让学了会太极剑,其他人也各自练了起来。常宁的枪法在地面使起来也是十分精彩,一条枪舞得虎虎生风,枪头一抖,竟能闪出九朵枪花,拦、拿、孔、挑、刺、崩、抡,越舞越快,渐渐舞得连人影都看不见了。“好功夫!”众人被吸引得停下手头的招式,都喝起彩来。只见常宁高高跃起,啪的一声,长枪打在地上,常宁立起收功,立在那里身体便如一杆长枪。端的是气不长出,脸不变色。
众人都围了上去。“常千户使的这是什么枪法?”
“这是先祖传下的‘破军枪法’,当年在采石之战中先祖手执长枪枪单身登上敌岸,冲入敌阵,左右冲突如入无人之境,立了头功,被太祖封为元帅。后来先祖把这枪法改为马上枪法,训练骑兵,在洛阳的塔儿湾与元军遭遇,先祖单骑突入敌阵,麾下数名壮士从之,勇猛冲杀,在洛水之北击溃元军五万,俘获无算。尝自言能将十万军横行天下,后来追奔千里,率军径取元上都开平,横扫号称天下无敌的蒙古骑兵。”常宁说起祖先的光辉事迹那叫一个眉飞色舞。常宁的表情是对“眉飞色舞”这个成语的最好诠释,不说那满脸的红光容光焕发,单看那眉毛动的!这样一抬,眉梢还再翘一翘,一边的眉毛翘了再换两边一起翘!真纳闷他的眼皮怎么拉住眉毛的,真的就要飞出去了。看到常宁你就会知道眉飞色舞绝对是一个动词而不是一个形容词。
“原来是开平王传下的功夫,果然了得!”
“这套枪法还是最适合马上使,我祖父开国公在靖难之役中力战浦子口,先父还曾以云南临安卫指挥追随黔国公沐晟扫荡安南的多邦城。我却从未能驰骋疆场,实在遗憾啊!”常宁把长枪在地上重重地一顿。
“你先祖是开平王,你祖父是开国公,你父亲是卫所指挥,你是千户,还真是……一蟹不如一蟹啊!”鸳鸯还真是善于破坏气氛啊!一句话就让常宁营造的男儿恨不能效法先祖立功疆场马革裹尸的悲壮情怀搞没了。
“我祖父扶保的是建文帝,所以我父亲才没有袭爵而降为卫所指挥的;我是……”常宁脸红脖子粗的争辩,可后面却没法说了,祖父忠于旧主而死,是建文朝的忠臣,虽然父亲因此受到贬黜,却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但父亲在安南多邦杀得兴起,丢下部队冲了出去,最后手下全军覆没回国后被贬为大头兵的事却不怎么光彩,怎么能不为尊者讳?
倒是德光老成,看常宁脸红不言,忙拿话岔开:“看常千户您刚才那招‘横扫千军’,倒与我少林棍法有些相似。”
“好眼光,我先祖早年师从小彭和尚,学的就是少林功夫。还有这招‘左右插花’,这招‘猛虎下山’都是脱胎于少林棍法。”两人边说边比划了起来。
先让人去知会绣儿几人不要过来了。早饭过后,看时候差不多了,便准备出宫。六个宫女八个太监四个侍卫呼啦围了上来。“你们不能去,让兴旺陪我去就行!”朱见济觉得自己一个头有两个大了,“我们穿便服,没有危险的,人多才招人注意,更危险。”
“太子还是多带几个会功夫的吧,虽说就在天子脚下,但难保会不会遇到几个**无赖,安全第一哪!”兴旺劝道。实在没办法,朱见济只好让孙炯、德光、永济、李谦、李让还有常宁都跟着。
都换了衣服,几个太监都换了青衣扮作家丁,常宁和几个侍卫穿武师服,朱见济换了一身蓝色布衣,只是稍有些肥大了,跟提线木偶一样,越显得呆萌。
出了东华门,朱见济和兴旺上了一辆早就等着的马车,其他人前后扈从,孙炯是到过成敬家的,所以由他驾车。
东华门外是官员府邸的聚集区,因此带的这一带颇为繁荣,酒肆、钱庄、绸缎庄林立,摆摊的各种吆喝,让大清早的街道已是十分热闹。行去约有七八里路,孙炯回头向车厢里道:“公子,成公的府邸到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