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以神力开辟天地,日月以精华滋养万物。天地万物得精华而生灵气,灵气长,混浊之气则消。万物灵气盛,浊气日益缩,所谓物极必反,盛极而衰,混浊之气趁势反攻。暗黑之神苏醒,劫难临至,一时日月无光,妖魔横生,万物生灵涂炭,十不存一。然天道轮回,灵气又长,万物复苏,花样繁多,浊气散,妖魔逐渐消亡。如此周而复始,经过了远古时期,上古时期,中古时期,开化时期,启智时期,每次劫难万灵都任由妖魔横行。此时为文明时期,灵气又达到极致,劫难又至,然而和以往不同,万物不在遵循天道规则,任由妖魔蹂躏,暗黑之神遭受前所未有的抵抗,因为此期万灵中有一生灵拥有了降妖除魔的智慧,和妖魔斗智斗勇,斗力斗气,使灵气得以存留,万灵得以延续,此生灵就是——人类。
当人类以为胜利之时,劫难才只是刚刚开始…
秋风萧瑟,飞叶落尽,泛黄的落叶使古老的洛城显得更加苍老,阑珊的凉意让清早的街道更加冷清。
洛城有个名正山庄,最近几年发展迅速,率领武林对抗修魔教派,俨然成为天下第一庄,庄主便是是大名鼎鼎的“灭煞狂刀”卓凌锋。
在庄里的一个别院里,一个身子单薄少年正在院子勤勤恳恳地练刀。他叫卓飞扬,是庄主孙子,今年十五岁,每天早上起来练功。
名正山庄以张狂霸气的断山十六刀名满天下,卓飞扬正在练他最喜欢的第六刀——追星赶月,这一刀的刀意是速度:快如闪电的出刀,移形换位的闪躲,疾如雷电的奔跑。卓飞扬对追星赶月那是情有独钟,用御灵内功配合着追星赶月,风驰电掣速度,幻真魅影的身形,每一次速度增快一点,都能带来极大的满足,这一刀他已经练了两年,舞得是龙飞凤舞,天马行空,落叶都跟着他翩翩起舞。
卓飞扬练了一会追星赶月,又练起第七刀——鬼门渡关,这一刀的刀意是要作战时能将生死置之度外,领悟之后方能将刀法的威力发挥出来,而他现在只是在舞动招式。
卓飞扬并无进行过殊死的搏斗,故一直没能领悟到鬼门渡关的刀意,他边挥舞着刀,边回忆他看到过的战斗场景。
半年前,名正山庄二十几人去九灵山祭拜太华祖师,不料却在在回来的路上遭到魔道埋伏。名正山庄与之奋力搏杀,卓飞扬的大伯卓天栋的“横扫千军”已运用娴熟,杀得对方倒下一波又一波;二伯卓天梁的“战域无敌”运用自如,一个个修魔高手毙于刀下;父亲卓天明也把“飞石在天”发挥的淋漓尽致,使敌人靠近不得。然而魔教是有备而来,无劫门大弟子“剑魔”独孤鸿和两个师弟,共赴中原,联合其他修魔教派的人,五十多名修魔高手,誓要把名正山庄的这伙人一网打尽。
很快,剑魔独孤鸿直奔卓天栋,他剑法精湛,力道十足,和卓天栋相持不下。其师弟对战卓天梁和卓天明,当世六大高手对决,一时间飞沙走石,天昏地暗。
这场大作战中,卓飞扬武功最低微,被追得骑马四处逃命。后来逃到一个山洞后,又累又惊,浑浑噩噩的在山洞晕了过去。被人救起时,已是第二天,问及发生什么事,却一点也不记得,回到山庄后大病一场,痊愈后便勤奋练功。
庄主卓凌锋和山庄大总管秦双这时站在主宅观望台看着他,秦双开口说道:“飞扬这孩子从九灵山祭祖回来后,变得勤奋起来了。”
卓凌锋说道:“那一晚他在古行洞到底经历了什么,到现在也没查清楚。”
秦双说:“那一次的经历对飞扬影响很大,二十多人只有七八个人回来,我想,他必定是内疚自己武功低微没能帮上忙。”
“变勤奋倒是好事,你说飞扬二十岁时能不能练到第九刀怒破九鼎?”
“这个还真不好说,飞扬虽然断山刀法不随人愿,但是他的御灵内功练得还是不错的,估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练‘御灵幻术’了。”
“我们名正山庄以断山刀法纵横天下,卓家子孙更要把它发扬光大,‘御灵’只是内功,练的再好也不能弥补断山刀法的不足。”
“悟不到刀意可能和天明教的有关系,天明心慈,怕是没有给他儿子飞扬创造濒临死亡的意境。”
“感受不到死亡就领悟不到鬼门渡关,庄里历来的规定,卓家子孙悟不到鬼门渡关不能进入黑龙堂参加执行任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