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朱木生又要宴请大家,有几个人觉得羞愧借故离开,剩下的人在饭桌上又吹嘘起来,不过这一次吹捧对象是卓飞扬。
王和不顾伤情又喝和酩酊大醉;朱木生喜上眉梢,一晚上都说感谢的话;周守义一个劲的称赞卓飞扬;卓飞扬也是豪言尽出,和他们打成一片。
当晚,卓飞扬拿出御灵书,练习御灵幻术,上面写着:三通之气皆悟后,灵气可灵活多变,或成气墙防御,或成利刀攻击,又可打通穴脉,或延年益寿或功力大增,又可水中成气,保持呼吸,又可火中取碳而不伤身,林林总总,千变万化……
第二天,卓飞扬在院子练起刀来,新悟出来的鬼门渡关练了两遍后,第八刀“鱼龙百变”又演练一遍,因“鱼龙百变”招式繁多,卓飞扬早早的学会了所有招式。
正练着,家丁扶着王和走了过来,卓飞扬看到王和后,收起刀,扶王和坐下,问道:“王大哥,你怎么过来了?”王和说道:“昨天人多,我一直没有好好谢谢你。”“王大哥,这是说哪里话?朱财主的事也不是你一个人的事。”王和落泪道:“小兄弟小小年纪便义薄云天,我王和自愧不如啊!”卓飞扬打趣道:“王大哥怎么也学起周守义来。”王和听罢,止住眼泪,哈哈一笑,说道:“没想到昨天的事会累及到你,还好你没什么事,否则我今生难安。”
“说到这里,我还要感谢王大哥,多亏经历昨天之事,我的武功才更上了一层楼。”
“哈哈,你我还真是有缘。”二人聊了一会,有人过来请他们去吃早餐。
吃过早餐,卓飞扬辞别王和等人上路,朱木生出来挽留,见挽留不住又拿出百两银子赠送。卓飞扬推谢不要,只是拜托朱财主照顾好王和。
朱财主连连点头,满口答应。卓飞扬出了汉化城,又到乐江城。
过了乐江,便能隐隐看到了青蜀山,远远望去,山之大,绵延起伏何止百里,峰之高,连云叠嶂高不可攀。
又行一程,路分两岔,一条是官路,可绕过大山,一路可保安全无虞,卓飞扬和父亲上次走的便是此路,两天后便可到达巴城。另一条是山路,蜿蜒曲折,通向青蜀山,走此路大约只需半天行程可达巴城,只是早就听说青蜀山即使白天都常有山贼出没,寻常人不敢走此路。
若是前几天的卓飞扬,绝不会选择此条山路,但此时的卓飞扬领悟了鬼门渡关,悟到了三通的“境通”,打败了鬼手判官,难免有些洋洋得意,把洛城出行的小心谨慎丢到了一旁。
卓飞扬在山路行走一段路程,树木渐渐茂盛起来,视野受阻,再加上山路崎岖不平,曲曲折折兜兜转转,卓飞扬骑马行了两个时辰也不知道走到哪里了,心里想,本以为走山路能省下不少时间,如今却迷失了方向,暗叫后悔起来。
又摸索了一程看到一个石牌,上面写着“穿云峰”三个字,心里想着,原来这里就是青蜀山第一高峰,抬头往上看,果然高峰入云,看不到顶端。
又走一程,“哪里有什么山贼,都是以讹传讹,人人自危。”卓飞扬对自己说到。
话音未落地卓飞扬就听到不远处传来的马蹄声,喊杀声,嘶叫声,兵器碰击声,这一听就知道前面有人打斗,而且不只是两个人。
走上前去,卓飞扬看到有四个人正围攻一个大伯,那四人是山贼模样的打扮,都是用剑,看起来剑法很相似,配合的也很默契。那个大伯大约五十岁左右,头上有一紫色的纶巾束住头发,像是被围在阵中一般,几次突围不成,渐渐招架不住。
卓飞扬大喊一声:“大胆山贼,光天化日之下竟敢行凶。”边说边冲上前去,一阵担山举日刀法打的山贼们措手不及。几名山贼被打的猝不及防,四下散开,定睛一看,来人不过是十几岁的小孩,为首的向一名山贼摆了一下头,“章桐,你去。”
那名叫章桐的山贼说声是,大师兄”后便冲向卓飞扬,并喊到:“哪里来的小娃娃,快去赶你的路,这里没有你的事。”
“挨千刀的山贼,这事我管定了。”卓飞扬说完横刀在身前,做好防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