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
十一月,去往京城的火车奔驰在平原上,初阳升起,却仍照不亮寒冬的黑暗。
陈桔嗦着泡面,看着窗外不断变幻的风景入了迷,连忙从旧书包里拿出数码相机,对着冬日暖阳拍了一张——这是他北漂的开始。
陈桔,刚从大学毕业,是个从犄角旮旯里走出来的娃,没怎么见过世面,一身旧棉衣,缝缝补补穿了几年,不舍得扔。长得不算难看,也有一双澄澈的大眼睛,只是让人感觉灰头土脸。
叮铃铃,陈桔的诺基亚响了。
“喂,妈,干嘛?”
“桔桔,到哪儿了?”
列车上突然播报,下一站,京城,下一站,京城。
“喂,妈,到京城了。”
“到京城了呀!好,好,到时候租到房子了,妈给你寄几个土鸡蛋过去,给你的钱省着点花,但也别苦了自己,虽然咱老陈家苦了点,但几个钱还是有的。”
“嗯,好嘞,妈,不说了我到了。”
“呃,等等…”
滴滴滴,电话已经挂断。
到京城了,少年挂着大包小包站在偌大的京城站口,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而少年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与憧憬。
陈桔心里边儿盘算着:“来了京城,先去找一份工作,再租个房子,先安稳下来,再去天安门看升国旗,其去紫金城,北海花国逛逛……”
心动不如行动,陈桔下定决心,要在这里闯出一番天地来。
陈桔拎着大包小包,走进大街小巷,边走边感叹,大城市跟我们那犄角旮旯就是不一样,陈桔走过家乡没有的大马路,拍一张照片,走过家乡天桥,拍一张照片。心里边儿想着“到时候给乡亲们看看,什么是大城市!”
陈桔在走过大街小巷的同时,也看到不少广告。陈桔每每看到心宜的,都会毫不犹豫地打去电话,但每次的结果都是——回去等通告吧,或者是——这边已经有人了。
陈桔打了一天电话,没有人打算要他。
冬日里的暖阳已经懒洋洋地落下,世界现入了一片沉寂,只有路边的路灯亮着。
街道上早已空无一人,陈桔驻足在一个租房广告前,看着最低价合租——1000元,再看着手里紧攥着几百块钱,沉默不语。
陈桔坐在路动,拿出一包泡面,撕开包装,才发现没有热水。抬头看了看四周紧锁着的六七家店面,开始有些不知所措。
咕~咕~,他的肚子不断叫唤着,没有办法,他又看了一眼泡面,开始对着面饼啃了起来,边啃边强忍着,因为他妈说老陈家的娃,流血不流泪!
同时也自我安慰着“第一天,才是笫一天!后面会好起来的!”
陈桔想给妈报个平安,毕竟不能让爸妈担心。他拿出了诺基亚,按了“662“,拨通,凑到耳边,滴滴滴,那首“赶上好日子,红红火火“的熟悉旋律没有响起,而是,对不起,您的手机已经欠费,请以后再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