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媚慌忙捂住他的嘴,“无忌,是不是朝中出了什么事?你为何出这等不祥之语?”
应啸天微笑着拿开她的手,平静道:“我没事,只是有感而发而已,生在我们这样的家族,每一步都徘徊在生死边缘……我希望自己多做一些事,让我的孩子们生活得好点!”
他不愿意多说,定是怕自己孕中忧思太过……婉媚无奈,只得笑一笑,慢慢说起另一话题,“对了夫君,你道我是如何发现自己有孕的?——竟是多亏了柔儿呢!”当下将怡然居的事情一一说了,又道:“实未曾想回来的路上竟会遇到小叔!看他极力讨好柔儿,也不知他们之前是不是有过节?”
应啸天眼中迅速闪过一抹幽深,随后却又淡然无事地笑道:“呵呵,自家兄妹,能有什么过节?只是他们年纪相差不大,小时候常在一处玩耍,难免比旁人亲近些,就是偶尔拌个嘴,也是有的!”
“不,不是这样的夫君,你不知道,小叔对待柔儿的态度,就像他一直以来都对柔儿的处境很了解似的……”婉媚忍不住皱着眉头,着急地分辨道。[]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总之婉媚,旁的事你不用多管,只管养好自己的身子……明日我去跟父王说,请他免了你的日常请安,一心养胎!”应啸天忙将她的注意力拉回来。
“唔,好吧,多谢夫君!”婉媚放弃了争辩,被应啸天拥着往床边走去。然而夫君的态度多少还是令她感觉奇怪,他平日不是最关心柔儿的事么,怎地这次竟如此敷衍?
她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支玉箫。当日偷偷进出芙蓉浦的男子。该不会是二叔吧?再一想却又觉得不可能,二叔若是想见柔儿,大可以光明正大地见,没有必要一听说大哥大嫂来了,便刻意躲藏起来……
***
翌日,雪晴初霁。婉媚正在房里绣花,却有稀客造访,正是她的大姨母、吏部尚书冉伯韬的夫人徐采玉。
婉媚将徐采玉接了进来,告罪道:“不知姨母大驾光临,甥女有失迎迓。心中愧疚得紧!甥女自出嫁以来,还未与夫君前去府上看望,倒累得姨母亲自前来,实在不胜惶恐之至!”
徐采玉神情感慨,握住她的手道:“好孩子,切莫如此说话!我知道你是个有心的,心里时常惦记着姨母……可我们做女人的,一旦出嫁。不免事事以夫家为先,只有丈夫和子女过得好了,这心里才能安生!”一边说着,一边已是堕下泪来!
婉媚唬了一跳,看来姨母心里有事!难道是因为姨丈和表哥他们?是了,姨丈原本靠着姜家这棵大树。现在树倒弥孙散,他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姨母说的是!在家从夫,出嫁从夫,我们做女子的。确实处处身不由己!”婉媚附和着,扶着徐采玉坐了。又命使女奉茶。
徐采玉坐了半刻,终于曲曲绕绕地将来意说明。原来冉尚书昔日帮姜衡之做过不少事。两家还是姻亲,姜家落败后,他和长子、御前侍读冉彦卿不免双双遭人弹劾,最近正在接受审查。他担心事情败露,形势对自己不利,所以想请端王爷帮忙美言几句。
“王爷是皇上的嫡亲兄长,深得皇上信任,有他为老爷说句话,老爷定能全身而退……”徐采玉眼含期盼道。
婉媚心下沉吟,姨丈为官多年,岂能不知道皇上和端王爷互有嫌隙,端王爷最近重获起用,只是皇上为了防止有人趁机坐大,无奈捧了他出来,让群臣和宗室互相牵制罢了。(好看的小说)若是端王爷举动太过,让皇上疑心他在结党营私,可就大大不妙了。
“姨母为姨丈和大表哥担忧,这种心情我能理解,可是,公爹在朝堂上的事,我这个做儿媳的哪里懂得,要是冒然前去请托,反倒弄巧成拙,那可就不好了……”婉媚婉言推辞道。
徐采玉闻言急道:“唉呀,好孩子,你可不能这么说!现在全京城的人都知道,姜家为了帮曹知府家的小姐暗杀你,不惜出动死士,惹得应大人和端王爷大为震怒,这才会牵连出后来的这一串串风波!我看应大人和端王爷定是极疼爱你的,要不然也不会告到皇上面前,帮你出气!因此,只要你出面,和他们好好说说,你姨丈和大表哥不就有救了么?只要能救得他们出来,要我们一家做什么都可以!……”
婉媚心中无奈,公爹和丈夫的决定,岂是她一个小小女子可以干涉的。但见姨母忧急攻心,也只得软下声来,叹道:“姨母,事情不是你想的那般简单!不过,既然姨母你开口了,我便找个机会试一试!至于能不能成功,那我也不能保证了……”
徐采玉欣喜万分,忙道:“婉媚,我的好孩子,姨母有你这句话就够了!”她笑中泛泪,看看一旁伺候的只有两个使女,便是自己四十寿诞那日见过的鹃儿、燕儿,不由得心下一松,忍不住哽咽道:“好孩子,原是我们一家对不住你,还好你性情宽厚,没有放在心上!你不知道,你大表哥其实老早就后悔了!想当初,若不是老爷鬼迷心窍,帮他说了姜家的三小姐,我们一家又怎会落到如此地步!”说着,悲从中来,一眶眼泪再也克制不住,吧嗒吧嗒地掉了下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