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事休罢,陈煜终于顶着一个剑门门主的身份,放到江湖上也是一方之主。
这天陈煜行入大兴,正要去皇宫寻杨坚,与他谈论治国之策。
“陆小凤?”陈煜无意中又看到了陆小凤,还有一旁娇媚的薛冰。
什么情况?薛冰还没死?
既然好奇心起来了,也就不管跟杨坚的约会时间将近,直接上前跟陆小凤打招呼。
“我说,你们怎么还在京城晃荡,八十万两黄金找到了没?”
陆小凤一声苦笑,反问道:“公门第一神捕金九龄都破不了的案子,你以为能被我轻易破掉吗?”
“金九龄我不认识,但陆小凤惹麻烦跟解决麻烦的能力我可是听说过。”陈煜晒然一笑,望着陆小凤跟薛冰两人并肩的模样,突然挤眉弄眼:“上次见面都三个月前喽,怎么两位还在一起。”
“怎么不能在一起!”别看薛冰模样柔柔弱弱,性子可没有那么温柔。
“当然行,不过我也要催一下,那尊玉麒麟可是正在等待我的临幸。”陈煜眉头一挑,不予置理。
陆小凤双手一摊,直接耍无赖:“你催我也没用,现在我真要去找线索,等找到了再告诉你。”
“我可听见了,你刚才可是犯讳,那天惹到本大小姐,就去官府把你举报了!”薛冰横着柳眉,给陆小凤帮腔。
“临幸”可是皇帝专用名词,特指皇帝亲自到达某处,或者指皇帝与嫔妃同宿。陈煜说了临幸,往小处说不过是开玩笑,往大了,说有谋逆之心也可,薛冰口上说威胁,实则也是在提点。
但陈煜又怎么可能不知道,随意一笑后,便开始打探陆小凤的进度。
“哪有这么快,我正要去黑街找人弄点料。”陆小凤口风很紧,依旧没有给陈煜任何有用的线索,一个黑街也不过是蛇王而已。
“那行,过几天再来找你吧。”陈煜对于玉麒麟的渴望并没有想象中的大,看着天色也是不早,直接告别。
来到皇宫,刚好瞧见几个气息隐晦的家伙从万春殿中出来,万春殿是皇帝私下接见肱骨亲信的地方,再加上这些人身上的血腥戾气,不由得让陈煜想入非非。
很快陈煜便被接见,也是到了万春殿。
“陈煜,你今天来此,有何事禀报。”杨坚可不是那种糊涂君主,作为开国先祖,他一向都是勤政爱民,又不失果断坚毅,可谓是一代明君,即便接见陈煜,手上也没有停歇,依旧在批阅奏章。
陈煜见杨坚连头都不抬,显然不是失礼,恐怕事情也真的不少,便长话短说:“今天来,便是要帮陛下解决第一个难题,这里有治国三策,缓缓图之,五年内必解决天灾。”
杨坚闻言心神一震,立即放下手中奏章,亲自离座从陈煜手中接过奏章。
有人说隋朝的覆灭是因为隋炀帝的好大喜功,骄奢淫逸,也有人说是门阀贵族对于开科取士的不满与冲击,更有人说不是农民起义后创建的朝代,不能真正体现百姓的需要,所以覆灭。
各人有各人的道理,陈煜也不想辩说。
但所谓的朝代变迁,真正的源动力还是百姓,而陈煜认为,无论世道如何,只要有一口饭吃,便不算太坏。
在隋炀期间,不仅有杨广的消耗国力,征赋暴税,更多的是因为百姓活不下去!
秦地三年大旱,浙江连年洪涝,山东、河南出现瘟疫!
天灾如此严重,百姓活不下去,自然造反,在加上封建时期,什么天灾地祸,都要归结到皇帝是否贤明仁德,自然都说是皇帝的错。
陈煜献的富国三策,一是兴修水利,修筑运河,调洪涝,治旱灾,取有余补不足;二是振兴百业,士农工商,缺一不可,有士治国,有农养国,有工兴国,有商富国,百业复苏,各安其位,百姓安居乐业,自然不思造反;三是减兵增饷,隋杨采取府兵制,以农养兵,虽然还未攻下南陈,但兵力便有四十五万之巨,大耗民力,陈煜详写练兵之法,所练精兵能以一敌五,缩减军队至二十万,战力更胜四十万,而在供给二十万兵力的后勤上,反而更加轻松。
一书三策,从治国到治军样样具备,看得杨坚连连称赞不已,随即又叹息不休。
“陛下,怎么了?难道我写的有误。”陈煜疑惑问道。
杨坚摆手,连忙解释:“这倒不是,你所阐述,均是金玉良策,可惜现在基业初创,国库难以支撑这浩大工程。”
“这倒也是。”陈煜会意,兴修水利,振兴百业,这可是要钱的,就连减兵之策,也是将那些省下来的钱花在兵甲军械中,并没有多余钱财调用。
“哼!都怪那些该死的江湖盗匪。”杨坚突然龙颜大怒,狠狠地砸了桌子:“若不是那些盗匪抢走朕八十万两黄金,光是这运河,便可以直接修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