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凡心重新给主角起了一个名字“袁圣贤”,希望大家喜欢。
明帝朱慈烺登基后,依旧在皇极殿上朝。那日,平西王吴三桂、定西王唐通、镇西王白广恩、镇南王姜瓖、丞相袁圣贤,兵部尚书宋权、吏部尚书张若麟、骁勇将军何承志、骁骑将军满云龙等第一次到金銮殿上商议下一步如何施政,统一天下。
当时,京师失陷,崇祯殉国,天下大势已四分五裂。除了多尔衮率十万八旗军入关,和李自成在山西、陕西等地大战,各路大明将领拥兵自重,郑芝龙据东南、左良玉据长江上游,高杰、黄得功等据长江下游,流寇张献忠的军队也在谋取湖北、四川等省。袁圣贤首先站出来说:“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谁是我们的敌人,现在我们面对的敌人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寇,即李自成,一个是虏,即满清。不过,此时寇虏之间,也正进行着激烈的战争,李自成逃亡到陕西,而清军的主力,也被李自成的农民军牵制,我估计两军战斗的时间会在半年以上。常言道,鹬蚌相争,渔人得利,这正是我们中兴明朝的大好时机,我们要趁机收复山东、河南、湖北等地,统一全国,还要阻止张献忠的军队入川,积蓄力量,这样一来,即便多尔衮占领了山西、陕西,到时候也元气大伤,到时候大明拥有百万之军,收复山西、陕西易如反掌。”
吴三桂、姜瓖、唐通等人同意袁圣贤的分析和意见。他们商定,先派人去招逃到南京的六部大臣北上,派兵收复山东、河南、湖北等李自成占领的地方,消灭张献忠的流寇,再与多尔衮的清军决战。然后,吴三桂站了出来,呈上奏章说:“先皇杀了袁督师,尽失天下将心,现在关宁军上下,请皇上为袁督师平反的呼声很高,请皇上立即下诏,为袁督师的冤案平反!”
明帝朱慈烺坐在龙椅上,身子有点发抖,他战战兢兢小声说:“朕刚即位,就否定父皇钦定的案子,这是不孝!这事能否等以后再议?”
吴三桂摇摇头,用不容商议地口气说:“新朝应该有应新气象,请皇上立即下旨。”
袁圣贤沉默了很久,站出来说:“平西王说得对,新朝应该有新气象。臣以为,为家父平反这不是当务之急,当务之急,是国家有新的制度,新的思想!皇上要是想做一位有作为的国君,不仅要否定你父皇的很多错误举措,甚至你列祖列宗以及孔孟三千多年的观念,都要改变,有一些腐朽的东西,尽早扔到茅坑里去。”
明帝朱慈烺从小读的是圣贤书,当然没有这种决心和勇气,沉默不语。在朝堂上的吴三桂、唐通、白广恩、姜瓖、宋权等人也觉得袁圣贤这话过头了,他这胆子,倒真是跟袁崇焕很想,胆大妄为。
袁圣贤大声问明帝朱慈烺:“皇上认为,先皇不近女色,日理万机,操劳国事,却为何亡国?”
朱慈烺道:“先皇曾说,文臣个个可杀,乃是奸臣误国!”
袁圣贤转头问唐通等人的看法,唐通说:“先皇亲信宦官,那些阉狗却一个个投降叛国!所以京城才被李自成的贼军攻破!”
白广恩说:“那些读书人迂腐不堪,只会吹牛,一上战场就尿裤子!”
袁圣贤点点头,说:“你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不是先皇亡国的主要原因。”
袁圣贤为这次朝会准备了很久,他想吊起朱慈烺、吴三桂、唐通等人的兴趣,便说:“昨晚,我做了一个美梦!而且这美梦可以实现。”
朱慈烺等人果然很感兴趣,问道:“何梦?”
袁圣贤看他们已经上钩,便滔滔不绝讲起自己的梦想,梦见大明鞭执天下,内驱流寇,外赶满虏,万邦来朝,皇上成为王中之王!
这一席话,说得朱慈烺两眼放光,赶紧问,这美梦如何实现?靠广施仁政和德政?
“仁德?先皇亡国,亡就亡在这种道德幻想!”袁圣贤大笑,慷慨陈词:“那些烂熟而腐朽的腐儒道德,在实际中往往走向反面。我先说大明军制问题,再谈道德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