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听雨楼四楼。
狂士李催继续饮酒读书,面前放着两个棋盘,一人分饰两角对弈。
唐重此时出现恭恭敬敬的说道:“拜见老师。”
李催头也不抬的说道:“酒!酒!快拿酒来!”
唐重扔出去酒,李催迫不及待的打开,如鲸吸水,狂饮一顿之后,才看着唐重,醉眼稀松的问道:“你说,北凉王为何不反?”
唐重一愣!
一上来就这么刺激的话题吗?
“啊?”唐重不解。
李催继续说道:“当年老人皇帝王心机,春秋眼看就要一统,我们都知道老人皇要卸磨杀驴,彼时我们北凉军兵雄马壮,又挟了灭七国之威,马蹄滚滚,军中便有人提出不如反了这个话题,否则若失了机会,离炎一统,则大将军便要受到辖制,我等还好,可大将军都功太大了,赏赐不了了,他会危险都,所以大家都想反。”
“那时的离炎,也就只有张奢这一名名将,且他正领兵猛攻东越国,希望能在我们之前攻下东越,那时若反,说不得便有几分胜算。”
“那时军中大部分武将,就连都郭子攸说要反,唯独二人不愿意反,其中一人便是我,你觉得呢?”
郭子攸,春秋谋士排名仍在李催之上。北凉王唐慵麾下有两大谋士,阳谋郭子攸,阴谋李催,行军打仗,郭子攸善于阳谋,灭七国战役,郭子攸一人谋灭了三国。哪怕是临死之际,还遗留三计,助唐慵抢在了张奢前面灭了西蜀,让张奢成为了个笑话。
李催曾坦言,行军打仗,阳谋攻城,他不如子攸。
只可惜郭子攸死的太早了。
朝中曾有人言,若是郭子攸晚死两年,这天下便应该是姓唐的了。
只是他们不知道,郭子攸也是薛芝豹的文师傅,若是子攸晚死两年,这天下,或许应该姓薛了。
“子攸之谋,尤胜于我,若是他活着,或许确实能夺得离炎的天下,只是那时我便已知他命不久矣,我不如他,后来大将军听我的,做了异姓王,如今局势依然艰难,也寒了不少将士的心,北凉军中有三次寒心,将士请辞,这便是最后一次。”
唐重不言。
“你且说来吧。”
李催再问。
唐重缓缓的回答了两个字:“粮道。”
李催眼前一亮。
北凉军骁勇善战,北凉人父死子继其战,世代对抗北邙,早就各个善战。中原那帮腐儒与孱弱的骑兵步兵,根本敌不过北凉的一次冲锋。
离炎百万大军,不及北凉三十万铁骑。
然而,北凉缺的是粮啊!
“正面对决,离炎不如我们北凉,可中原地大物博,若是根据一座座险城据守,不迎战,拖长了战线,北凉攻城再分兵守城,北凉荒瘠,粮道阻断,且粮食储备不足,这上面再出了问题,北凉军便只有死路一条。”
李催摇着头说道:“郭子攸擅长阳谋,对敌擅用闪电战,迅速解决问题,我擅阴谋离间计,我谋一事,可能须得十年二十年功夫,子攸若是不死,闪电战,奇袭,或可迅速解决离炎,而当时他命不久矣,若我为之谋划,则北凉事必不成。”
“大将军听我的,不反,却最终也连累了你的母亲,王妃之事,亦是我劝服大将军按兵不动,忍了,最终害得王妃身死,你可恨我?”
李催柔和的看向了唐重。
唐重果断的回答:“不恨。”
“那你恨离炎,恨人皇吗?”
李催再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