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才不知啊!”
喊得原来是门口那个传话的太监,一把年纪了,没想到听到皇帝这么问了一句,就慌张的赶紧跪下来,满脸苦楚,都快留下老泪。
“朕也没有怪罪你,你这是作何?快起来。”皇帝半躺在龙椅上,漫不经心的说道:“朕是老了,但是这太子是不是立得早了些?”
“陛下,奴才不敢回话,但陛下万岁,岂有年迈之意。”
“朕问你,是觉着你每日在殿前传话,想必来的大小官员,都目有所睹,来的少了,自然是太子那边去得勤快了些,你还能没有印象?”
“奴才不敢乱听乱看。”老太监真的快哭了。
“算了,问你只是昨天卫歌回都,来了朕这里,转身就被太子的人请走了,看来是早有约定,那算了,你起来吧。”
“是。”老太监颤颤巍巍的起来,头还是不敢抬,路河猜他现在估计大气都不敢出。
“神使,自古以来,神使都是上天赐予各国之礼,保各国周全,护一方水土,岂能没有一官半职,但是神使年纪尚轻,朕怕若是官拜高位,天下人有所不服,神使有何意见?”
路河心里嘀咕,自己这神使的身份真是好使,不过皇帝估计是不信任自己,不敢任命要职,找了个理由罢了。
于是说道:“臣谨遵陛下圣意。”
“好,那就先到文阁,任文阁守藏史,神使初降人间,初来乍到,先了解一下我堰国人土风情,还有历史文集,之后再做商议。”
“臣领旨。”说完这些,皇帝就起身懒洋洋的走了,留下路河自己,门口的太监又把路河带出去,才起身告退,着急忙慌的回去了。
路河出来后,又看到了凤宣,凤宣作揖:“小将领命,将会保护神使在都城期间的安全。”
合着这是给配了个保镖啊,不过是保镖还是监控器倒是不好说,路河不顾凤宣瞪大的眼睛,拍了拍凤宣的肩膀,搂着他说了句:“好好好,带我去文阁。”
到了文阁,文阁的大小官员全都出来迎接,这都迎接多少次了,路河心里实在是嫌麻烦,好在这文阁总管察言观色,赶紧让众人散去,带着路河前往书刊部门,“哎呀,神使大人。老臣已经接旨,听闻大人来文阁做守藏史,但是大人不必惊慌,你要是很想看什么书,传唤一声,我找人直接读给大人听,省的耽误大人时间。”
“不必了,我最爱博览群书,更是十分好奇我堰国人文,所以这种事情不必麻烦了。”
总管赔笑着,带着路河来到了藏书阁,说道:“这是我堰国全部书目,旁边的书刊部门,负责出版、审查和记录等事宜,有什么问题,大人也可以直接传唤他们,大人官职虽然不大,但是神使乃并非常人,不能以常人来对待。”
然后路河就赶紧道谢,让他退下了。剩下路河自己,还有这屋内的成千上万卷宗,路河心中窃喜,正好可以尝试一下这所谓的【强记】是不是也像【博闻】那样有所制约,用起来那么难。
于是先是逐一的查看了各个卷宗的标签内容,发现,这些卷宗中除了典故,文学史册以外,还包含部分天文,堰国地理,民风,礼教,甚至还有一些简单的科技,水利,商贸等等,不觉震撼。
路河抱了一堆卷宗,开始使用【强记】来过目不忘,发现【强记】果然好用,发动之时,文字插画宛如活跃起来,自动组合,将类似的知识统计在一起,脑中形成了一棵知识树,自成体系,分门别类,条理清晰,全面且简洁。
就这样,门口的侍卫仆人看着路河抱着一堆一堆的书,只是草草翻阅,就接着换下一本,直到时候已晚,路河身边的书也已经堆得快将他淹没,但是路河沉浸在这种快感中,并未察觉。
不知不觉,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路河才发觉时间已晚,正欲起身,却发觉周身无力,摔在书堆中,已然饿的虚脱,最后被凤宣背回宅邸,在凤宣面前吃了三倍的饭量,凤宣心中自然是敬佩有余,神使果然并非常人,行事生活都是独特,路河心中叫苦,这【强记】虽然好用但是却消耗极大,对身体的危害可不小,自己背书背死在这儿可就太亏了。
隔天,路河带着凤宣和几个厨子,来到文阁,命他们做饭给背书的自己,文阁各部都来看这神奇的风景线,倒是无人敢说啥,然后就这样三日,文阁内的图书全部被翻阅了一遍,而大街小巷中也是传遍,神使野兽般大小,传闻喜爱吞噬图书,以水墨为生,一日三千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