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去烧烤,众人欢呼起来。直喊:“贾师叔威武,贾师叔万岁。”这些人,虽说修行最少的,也是凝气中期。年龄都是几十岁的人,但一直修炼,极少有这些娱乐活动。尤其是在,集灵谷试炼了一个月,难得一次放松。
贾百万也高兴,吩咐侍女准备。
待贾百万,带着大家到了后院的时候,已经搭好了,两个烧烤炉架,摆好了灵果,灵酒。
两个烧烤炉,一个是有侍女,专门为大家烧烤的,大家想吃什么,吩咐,自然有侍女,烤好端上桌。另外一个炉子,是这些修士,有喜欢自己动手的,他们也可以自己烤。足见准备的充足,用心。
烧烤自然需要时间,才能有吃的。贾百万招呼,大家先坐下,吃点灵果,喝点灵酒,不想坐下,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烧烤。
现在大家兴致,还没上来,还没有人过去烧烤。而且难得有机会,跟贾百万接触,想在他面前,好好表现,看有没有机会,入他法眼,成为他的徒弟。
大家都知道,贾百万是长老,现在还没有徒弟。别看他只是,筑基长老,但他当年去,御魔战场的时候,可是跟着太上长老一去的。跟太上长老,那一起经历过生死。他在金蚕书院的,地位不比,结丹长老差。
在修行界,拜师傅,没那么多讲究,说一个人只能拜一个师傅什么的。都是达者为师,利字当头。毕竟没有资源,你怎么能修到,更高境界。
当大家围着,圆桌坐下以后。贾百万看到,对面几个内门弟子,后面跟着的杂役弟子,站在后面。他指了指,旁边的圆桌,说道:“凳子不够座,你们就座旁边那桌吧”说完,扭头,吩咐侍女,给隔壁桌,上一样的灵果,灵酒。
吩咐完侍女,转头的时候,看到和灵,也坐到旁边桌子上。贾百万,喊道:“和师侄,来你座这边来,等会我有点话跟你说。”
其实他没什么话,要跟和灵说,只是看到和灵座那边,想把他叫过来座。只是那么多人,单独叫了和灵,其他人心理不好受,就随便找了个借口。
他是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其他人,看在眼里就不一样了,大家都在猜测,和灵是什么身份。尤其是看到,和灵跟着,都波一起。
有人想他是不是,逍遥子打算新收的弟子。有的人想他是不是,那个长老的亲戚。大家心理,什么想法都有。
别人什么想法,都是想想。只有马聪,刚才眼里,闪过一道锐利的眼光。只有他最清楚,贾百万不可能,是应为逍遥子,看重的人,就他也看重。更不可能,什么其他长老的亲戚,他就高看一眼。
最大的可能,就是贾百万,自己欣赏这个和灵。应为马聪,太想拜贾百万,为师。他对贾百万,研究了很多年,一直想打动他,都未能得到,贾百万点头。
马聪他不但是看重,贾百万在金蚕书院,的地位。更看重,贾百万身后的资源。
马聪的父亲,曾经也是御魔战场的,战士。只是很不幸,有去无回。虽然不是,跟贾百万一届的,跟贾百万也不认识。
但是在他父亲,临死的时候,把马聪托付给了战友,他现在的师傅:孟天风。孟天风,是金蚕书院的,筑基管事,从战场回来以后,就收了马聪为徒。
跟了孟天风,马聪就经常听他,讲起御魔战场上的事情。偶然有一次,孟天风讲起,贾百万受重伤,终生不能结丹的原因。
原来贾百万,那次受重伤,是为了救一个人。那个人当时,是贾百万的,带队将军,夏侯乾。现在,夏侯乾已经升至,御魔军,第一军团长,化神修为。
自从马聪,知道了,贾百万背后的,力量以后。他就经常,有意无意的,向孟天风,问起贾百万的,事迹过往。
都说人老成精,何况是,从战场上厮杀,退役下来的战士。都是在,百万军中厮杀,活下来的主。时间久了,孟天风也就知道了,马聪的心思。
孟天风并不反对,马聪去拜贾百万为师。相反他非常支持,他觉得马聪,拜贾百万为师,是为了以后上战场,为父报仇。所以他也详细介绍,贾百万的情况,还有一次见到贾百万,特意提起过这事。
只是贾百万,选徒弟,标准特殊。只答应,先看看,并没同意,马上收马聪为徒。
此时,马聪看到,贾百万叫和灵,一个杂役弟子,过来座。他非常清楚,是贾百万对,和灵有好感。他太了解,贾百万了,虽然不太注重这些,凡俗礼节。但军人出身的贾百万,却非常讲规矩。
想归想,但是马聪不会,脸上表现出来。而是云淡风轻的,继续跟,旁边的人喝酒。
年轻人聚在一起,很快就开始热闹起来,有的人在,高谈阔论,有人在旁边喝酒,有人在旁边舞剑。
在此期间,和灵看到大家,玩的欢快的时候,跟旁边的贾百万,打了一声招呼,偷偷拿了一些烤肉,灵果,一壶灵酒,送去给金猴。
喝酒,聊天,烧烤,欢乐的时光,总是过的飞快。
很快到了深夜,有的人喝的微醉,有人开始唱歌。
和灵抬头,看着天空的月色,今晚是月圆之夜。每到月圆思故乡,和灵想起了父母,想起了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家乡。拿起身上的:簧,放在嘴上,不知不觉,吹起了,以前听过的:《想家的时候》。
《想家的时候》: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想家的时候很甜蜜,家乡月就抚摸我的头,想家的时候很美好,家乡柳就拉着我的手,想家的时候有泪水,泪水却伴着那微笑流,想家的时候啊更想为家做点事,哪怕离家这么遥远这么久......
开始吹的时候,没人在意,听着听着,所有的人,都放下了手中的事。聊天的,不聊了。舞剑的,不舞了。
这些人虽然,都是修行者。但除了贾百万以外,这些人都还,只是凝气修为。离开家乡也只不过,几十年的光景,很多人的父母,都还健在。他们当中,很多人,都偷偷回去,看过父母。听到曲子的旋律,有的人掉起了,眼泪。
每个人经历过往不同,对一首曲子理解,也不一样。听在贾百万,耳朵里,让他想起了,以前在战场上的岁月,也想起了,那些在战场上,死去的战友。很多人,还是那么的年轻,就死在了战场,为了不被魔侵略,多少好儿郎,一去便不还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