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赋神宫
自周纤瑾登临女帝,行宫便由凤鸾宫改为赋神宫。早晚在此,夙夜不归。虽有陈方已与颜太师在旁辅佐,又有牧王竭诚以助,但这朝中的空缺,着实给了周纤瑾不小的压力。
直到前不久归来的一批老臣,这才让周纤瑾松了一口气。而其中一位,她特意召见。
今日起殿,回凤鸾宫。见阿妹正为一机关巧物发愁。周纤瑾移步走进,见阿妹如此认真,便断了开口相助的念头。令人噤声,独自一人前往书房。
打开门,见一人坐在她的位置上,读着她的经文,倒不恼。入内,一把抢下那人手中的竹表。
那人不悦,温怒道:“你干什么?”
周纤瑾不理他的责问,淡然坐在一边,打开竹表,微微一笑。
还真是啊!
那人一直注视着周纤瑾,除了开始的一句,倒也没再说话。
“都许你见他了,还不够?”
周纤瑾眼都不看他,只是淡淡的向他问道。那人倒是继续坐在她的位置上,毫不客气。管你是谁!
“换你是我,你还会问这种话?!”
周纤瑾终于抬头看了他一眼,又想到什么,笑了起来,笑的很好看。
“我与你,可不同!”
........
长安城,望东楼
“此楼甚高,攀登甚繁,还不如拆了好!”
语出惊人,四周的客人都望向发声者。
那人一身白衣,单调的很。粗看材质,也是寻常可见,并无不同。虽说如今的望东楼,不如从前,毕竟时候不同了,可也不至于让这样的人进出望东楼。
这望东楼,修筑的比长安皇宫还高,是全长安最高的建筑,此楼面向东方,故简曰‘望东’,此楼被传皇帝特许,皇帝下看长安时,便要在此摆筵,招待全长安的人。
此楼设计,也甚是巧妙,除去顶楼皇家外,此楼高度并不如皇宫。且顶楼设计才最为巧妙,可如伞般,收拢在内,故平常,不见顶楼。
望东楼如此,其出入者必是达官贵人。而今乱世,保身尚且为难,何为再登望东楼。如今出入的,也只是一方小甲。
那“白衣”今日所说的话,着实有些大胆。虽说落败,但也不容拆毁之语,是在败坏风水。望东楼的茶客都在盯着这位大胆狂徒,身旁的引路小二也是被吓的冷汗直流。不知是“白衣”说的,还是众人看的。
此人如过客,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中。
“大人,小人就送您到这了,我家主子就在里面。”小二唯唯诺诺的,白衣也客客气气的回首来了句:“谢了”。这吓得小二一个踉跄,差点就栽这儿了。
“白衣”摇头,推门而入。见一位老者坐在其中,白衣环顾四周,微微一笑,似是很满意,点了点头,心里念叨。
必须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