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奴想要议和?”
昌平东南,明军棱堡群主堡,秦王朱常渭坐在那张虎皮藤椅上,揉了揉那双疲惫眼睛,神色愕然望向身旁亲兵。
从这名亲兵口中,朱常渭得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他的对手,正黄旗步兵统制鳌拜派人前来棱堡谈判,愿意与大明停战。
“建奴派来的使者正在棱堡壕沟前面,共有三人,一名大明官员,两个建奴战甲,殿下要不要见他们?“
朱常渭微微一震,“大明官员?是辽东投降的汉人么?”
“回殿下,离得远,小人也看不清楚,”
朱常渭沉吟半响,嘴里嘟噜了句,建奴主动与明军议和,这可真是稀奇事。莫非是鳌拜见包衣昨日惨败,突然开窍了?
崇祯皇帝命朱常渭在昌平尽力拖住建奴,为京城防御争取尽可能多的时间,眼下建奴既然想要和谈,那就谈吧。
“带人进来,命炮手和铳手加紧戒备,本王倒要看看,鳌拜能玩出什么花样?”
鳌拜的确玩不出什么花样。之所以派遣都俊明他们与明军和谈,无非是想拖延时间,等待多尔衮答应支援的红衣炮到位。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朝鲜统制都俊明作为炮灰,要为大清做最后的贡献了。
在确认壕沟外没有建奴伏兵,一切正常后,昌平棱堡群东边棱堡缓缓打开大门,从里面走出十多名明军战甲,一边警惕注视周围,一边快步来到建奴使者面前,押着都俊明和两名随行清兵战甲快步退入棱堡内。
都俊明跟在明军身后,远远望见棱堡前被填了一半的壕沟以及壕沟周围层层叠叠的包衣战甲尸体,因为战事急迫,明军还没来得及打扫战场,这些尸体便被暴露野外,任由野狗乌鸦啃食。
朝鲜统制脸色铁青,昨日包衣攻城之惨烈他多少也听说了些,早已有了心理准备,然而现在身临其境还是被深深震撼。望着棱堡周围密集的尸体,都俊明暗暗庆幸昨日攻城的是包衣奴才而不是朝鲜王军。
穿过棱堡前面那条壕沟,经过几道据马,众人终于来到棱堡城门下。
都俊明抬头望向棱堡前门,他惊讶发现棱堡前门又窄又小,看样子仅能容一人通过。不光是朝鲜人,旁边两个建奴战甲也有疑惑不解的眼神望向这扇小门。
众人穿越城门甬道,两边站立的十多个明军战甲,各人手持长枪,腰中悬挂顺刀,不少人身上还戴着三眼铳。
都俊明不敢抬头看这些大明甲兵的脸,跟着走在前面的明军战甲,头也不回的朝明军中军大帐走去。
这时候,秦王朱常渭正手举望远镜,望向建奴阵地。
“建奴又要打来了!而且这次很可能是最后的决战。”
押着建奴使者进入大帐,使者共有三人,其中一人装扮与大明官员无异,另外两人解释普通建奴战甲。
朱常渭在山东时与朝鲜商人多有来往,一眼便认出使者是朝鲜人。建奴征服朝鲜之事,在大明已经算是公开的秘密,天下皆知,只是朝廷不承认罢了。
那朝鲜使者被亲兵带入棱堡,一路胆战心惊,及至见到秦王朱常渭,惶恐之下,完全忘记了礼数,扑通一声跪倒,结结巴巴道:
“小人,小人朝鲜统制都俊敏,见过秦王殿下,”
朱常渭也不看他一眼,冷冷道:“你家主子鳌拜想要与本王和谈?”
都俊敏额头冷汗直冒,没想到秦王竟然如此直接,没哟润和拖泥带水,连忙回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