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赵慈部顺利攻占卢陵、豫章、鄱阳、会稽等郡。除布置少量兵力留守外,大部队现已驻扎会稽郡。
孙坚收到越王士燮的信件之后,也回信一封,信上写道。
“承蒙越王殿下厚爱,在下区区一郡太守,固守一地实属不易,更难与整个越国抗衡。殿下兵强马壮,吾儿孙策身陨亦非偶然。然在下愿摒弃前嫌,只为护得亲族安全。若越王殿下不弃,江东兵士可加入越国共谋大业。吾兄孙羌早亡,留有二子,孙贲孙辅,只求殿下能厚待二人,在下才能不愧对先兄之灵。吾儿孙权、孙翊、孙匡三人皆年幼,二子孙权年岁最大,也才只有八岁之龄,如大人体恤,在下愿率麾下全体加入越国。顿首。”
士燮看到此信,喜笑颜开,黄忠看到此景,问道。
“主公,何事如此高兴?”
士燮随手便把孙坚的回信给了黄忠,坐在一旁等黄忠看完。
“主公,万万不可接纳此人啊!此人与我越国有杀子之仇,如今愿意投效,必有诡计。”黄忠急忙劝阻士燮。
士燮微微一笑说道:“汉升勿急,孤早已窥破孙文台之心思。他有卧薪尝胆之计,孤有将计就计,定将其一网打尽,不留后患。”
黄忠自然感到主公英明,太多的事情仿佛未卜先知。且识人方面格外敏锐,像自己这般岁数,还未来得及看到武艺与统帅只能,就被太多人直接拒之门外或是不予重用。就算是荆州牧太史慈将自己收为麾下,若是其他主公也无非弃之一旁,绝无青眼相看之可能。能像越王士燮这般礼贤下士,慧眼识珠,实乃黄忠之幸。
于是士燮调集大军,直奔丹阳郡会见孙坚。
三日后,士燮来到丹阳郡,孙坚在城墙见到士燮离军队距离甚远,并无敌意,便出城迎接。
二人一路相谈甚欢,颇有英雄相惜之态。待二人入府落座,言及核心,孙坚说道。
“越王殿下,我这两员大将,黄盖与朱治和两万余士兵如何安置可有规划?”
士燮对曰:“孤认为,士兵可与越军编为一体,不分彼此,一视同仁。黄盖将军与朱治将军可任荆州副尉,你意如何?”
孙坚回答道:“如此甚好,那在下亲族当何去何从?”
士燮对曰:“文台公可放心,阁下亲族可在襄阳生活,赐孙权关内侯,黄金千两,良田五千亩,足够一族家用。”
孙坚听闻此言,便直接交出太守印信,三拜士燮,请求加入。
士燮将孙坚轻轻扶起,便收下印信,令黄忠整编军队,并去信赵慈全面接手扬州,士燮便带领着孙坚全族返回襄阳。
路上,士燮遣手下快马将密信交由太史慈,密信如此写道。
“子义,此事绝密。江东孙坚全族将前往襄阳,务必在城门内设下周密埋伏,将其无论妇孺,一网打尽。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其手下大将黄盖与朱治我会交代凌震手下将其击杀,你这里务必做到万无一失,切记切记。另此信阅后即焚,不可流出。”
士燮在路上叫来凌震,并命其部属护住车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