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大喜。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
陈志泽两辈子加起来,也不过经历过“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还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
相比起陈志泽,陈建华尤为紧张,不停在问“那酒店是你朋友的?”“档次够不够啊,不要太寒酸了。”
陈志泽亲自带着陈建华去会所转了一圈,陈建华才放下心来,话也不说了,板着手指数日子。
宴席的排场很大。
陈建华他们刚从出租上下来,就看到马路上拉着一道巨大的横幅,上面写着对陈志泽的祝语。
还没等陈建华看仔细,两名穿着职业装的迎宾小姐上来,亲切的问候:“请问您是来参加陈志泽先生的宴会的吧。”
陈建华愣了一下,点头称“是”,迎宾小姐手一挥,道:“请往这边来。”
陈建华往旁边看去,两辆观光车停在路边,白色的车身,小敞篷,优雅精致。
“不会弄错了吧。”沈阿姨在一旁小声道,陈建华摇头,说:“上去吧。”
他们上了车,司机带着他们往会所开去,一路上两边树上挂满了红条,一道又一道的祝福语写在上面,很喜庆。
临近门口的时候,两旁二十来个花篮一字排开,六门礼炮摆在中央,上面系着红绳,威武霸气。
门卫一看到观光车,就把门给拉开了,一路上横行无阻,到了靠里面的小独栋。
小独栋是会所专门弄来举办宴会的地方,从开业至今,只开放过一次。
此刻的小楼已是张灯结彩,到处一副喜庆的气氛。
礼仪小姐忙前忙后,接待前来宴席的宾客。
陈志泽作为主人,自然也清闲不下来,今天一大早,他就提前两小时来了。
客人很多,家里的亲戚,父亲的战友,同事,学校的任课老师,同学,零零碎碎,加起来有一百来号人。
太多了。
这么多人让陈志泽不仅觉得烦,还觉得杂,他一向不喜欢太多人的地方。
但陈建华红光满脸。
这可能是他四十多年来,最风光的一天。
隔着老远陈志泽就看到陈建华了。
将手里的事情交给其他人,陈志泽迎了上去。
“来了多少人了?”一下车,陈建华就这么问道。
“二十来个。”陈志泽道。
“你叔叔伯伯他们来了吗。”陈建华又问。
“奶奶大伯二伯他们来了。”陈志泽道。
“行,我进去了。”陈建华挥手。
陈建华和沈阿姨进了小楼,光线一暗,紧接着视野变得空旷起来。
偌大的大厅里,三三两两的客人分散其中。
来的最早的,是家里那帮亲戚,奶奶,大伯二伯,大娘他们都来了。
几个哥哥姐姐也在大厅里,聚在一起,小声的不知道在说什么。
奶奶最先看到陈建华他们,一杵拐杖:“建华来了。”
“妈,你们这么早来了。”陈建华迎了上去。
“不早不早,你身体怎么样,能走吧。”奶奶笑的合不拢嘴。
“妈,老黄说了,建华那东西是良性,安心调养就好。”二伯在旁边道。
之前陈建华就在黄叔的安排下,在医院做了次彻底的检查,没什么大问题。
“那就好,那就好。”奶奶道,“对了,这场地摆这么大,要请多少人啊。”
这个客厅很大,光是下面,就足以装下上千人。若是加上上面那层,能装的人就更多了。
“行了妈,今天是志泽的大好日子,你管他来多少人。”大伯道。
“太多了,太多了,这得花多少钱啊。”奶奶摇了摇头。
“这地方是志泽他同学开的,花不了多少。”陈建华在一旁解释。
话是这么说,其实他心里也没底。
按照他之前的预算来看,三万块就顶天了,然而这个地方明显要比华生好。
那些花篮,那些礼炮,就不是个小数目。再加上这独栋小楼,差不多包场了,没个十几万怕是拿不下来。
不过陈志泽跟他说,这里老板的儿子跟他是熟人,再想到陈志泽的高考成绩,和银行卡里的钱,陈建华一咬牙,办了!
钱没了可以再挣,这种机会却只有一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