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四人归至万云阁稍作整理便继续自己的游行。毕心临走前把万云阁交给了帝明管理,姬麟则向着长安探寻,希望谋得一份官职,寒山继续撰写自己的西南游记,唯有刘勃勃没有了方向。
因那次不愉快的议事,他打断了匈奴之行,在照顾阿卡卡一段时间后,便外出历练,具体方向不明确。
是日,长安长乐宫内,汉高祖刘邦早朝登殿,聚列文武百官。只见,雾薰晨影,高祖上临金銮殿;瑞光萦绕,白玉阶前列文武。
在奏乐中皇帝升座,随后身后的谒者放下帘子。高祖睥睨百官说:“吾闻北之匈攻占马邑,韩王降与匈奴,不知尔等怎么认为?”
这时萧丞相起身不断徘徊提议道:“陛下,臣认为此值建国之初,应以国计民生着想,而不应再劳民伤财,匈奴此时虽兵强马壮,但毫无文明可查,我们可以与之和亲通商,慢慢分化之。”
众官听闻此言为之一惊,御史大夫周昌则有些反感,正坐对曰:“萧丞相体谅民情,甚好,可外匈却以突破国门,欺辱国民,何来民生之说?”
随后郎中刘敬起身对着汉高祖说:“陛下,当年我与张留侯劝谏您入关建都的主要原因就是以防狄族侵扰,如今狄族来犯,臣认为应该出战,虽不足以击败,但足以击退。”
同时,他还说明张良当年也是主战,认为可先兵后礼,因狄族之人,如狼心狗肺,贪得无厌。
对于韩王的变节,留侯既对其感到奇耻大辱,但是对于他的无奈,又感到怜悯。
在他的心中,更多的是对于韩国故土的沦丧感到伤感。
大将军樊哙也赞同主战,并希望能讨伐韩王信,众人啧啧称道。
萧丞相看到此景也无可奈何,他已想到大多数人是不会明白他的经济战的,于是便把通过的论策大致记录在笏板上。
到散朝时,谒者卷起帘子,百官趋至高祖前拜舞而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