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峰的训练日常:
DAY3,从一个年长的青训队球员那得知,从进入青训队开始,教练组就会给他们制定计划,不是半年或一年计划,而是八年。那些才十二三岁的孩子先在三队教练的指导下打基础,到了十五六岁,择优者会被转到二队教练手下,进一步调教到18岁之后,再根据需求升到一队。【CBA的青训体系在CBA成立伊始就有了,只不过这时的青训走的是苏联模式,非常粗犷,人才培养全靠基层体校,有特长和潜质的小球员,靠基层教练的判断去挑选,只有身体天赋特别出众的才有机会直接被教练带走,诸如易建联、周鹏、朱芳雨等人都是在这种青训体系下出头的。这种模式,在后世的各大省市基本已经崩溃,取而代之的是CBA在经历改革后,强令推出的青年队模式,这是青训体制的一种升级和拓展。CBA规定每支球队必须拥有两个年龄的青年梯队,在逐渐尝到青年队的甜头后,很多俱乐部甚至建立了第三梯队,各种球探遍布全国。】
然后他指了指坐在角落的一个小胖子说,看那个胖子和你一年都不是我们的人,你俩都是富二代来这边体验生活的。然后凌峰只能尴尬地开始复习昨天的低手运球,不过对墙角的胖子也生出了一点好奇,这年头送孩子来篮球场卧躺可不多。
下午在教练指导下开始进行体前变向运球。
DAY4,复习之前所学。知道了小胖子叫丰雄,一个稀少的姓,外号叫“丰凶”,家里是第一批下海经商的,把胖子放在青训中心,完全是把青训中心当成托儿所了,好吧,凌峰貌似也是。
胖子身高14与一个月前的凌峰一样高,不过现在凌峰有15了,这一个月他感觉每时每刻都在长高,好吧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小胖子1米4的身高,居然有70公斤,满身都是肥膘,还爱吃冰淇淋与奶茶。
很快凌峰就和胖子混熟了,主要胖子自来熟的性格,就是俗话说的脸皮厚,作为唯二的编外人员,两个人反倒是心心相惜,好吧,除了戴教练的女儿戴茗,人家七岁,戴教练不放心女儿把她带到这,顺带监督女儿的暑假作业,工作生活两不误可以说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