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还要解释为什么奇洛困住哈利波特却不杀他,就说奇洛在被抛弃后觉悟了,决定和伏地魔对着干,消灭魔法石这一个可以帮到伏地魔的事物,用尽全身的魔力销毁了它,最后化为飞烟。
至于真实性,灰都没了,怎么对证?
到时候在给哈利波特施展一个“奇思妙想”,让他尽量偏移事实。
课后,谢尔比去问麦格教授如何才能做到她刚开始那样。
“那至少要到你四年级呢,你就算有哪个实力,魔力也是不够的。”麦格教授笑着说,随后列了一些书名给他,“这些书在图书馆都能借到,你要真想研究就看看。”说完,就走了。
于是,谢尔比又开始了三点一线的生活,因为去太多次图书馆,他也被冠上了“斯莱特林的拉劳克文”这个名号。
对于这个名号,谢尔比一点也不在乎,要是让他们知道之后会发生的事情,一个个肯定会表现的比他还努力。这就是资料的不对等产生的眼界差异,从而导致的行为差异,当然也有目标的不同。他们还在为了考试担心,而谢尔比就已经在铤而走险的争取魔法石了。
所以,如何真的有人在乎这个没有价值,Uw.uknshu.也称不上贬义的外号,只能用稚气未脱来形容了。
之后的黑魔法防御课上,奇洛发现总有个一年级新生盯着他,不时还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但因为主人的叮嘱,自己没多关注他。
晚上,谢尔比来到有求必应屋,经过这几周的观察,他认为自己已经可以复刻一个外表相似的木头版奇洛出来了。
随着魔力的涌出,面前的木头越发的显现出人形,然后是面貌,最后是教师服。
不能说完全一样吧,只能说几乎没有差别,只是少了些神采,不能动罢了。
而这,恰恰是关键的一步,而且是最关键的一步。重要的是神采,让这个死物变的像活物,这是变性术大师和学徒的差别之一。谢尔比不需要神采,他只要能让他动起来,而且要较为灵活的动起来,乃至面部表情都要有变化。
谢尔比拿起打火机,开始设计奇洛的死亡方式,首先是要毁掉魔法石,这个只需要施展一个火焰魔咒,然后将魔法石丢进去,最后自己也投身进去就行了。
谢尔比将火点了起来,通过魔咒魔力的输出小心翼翼的控制着火焰的增长和方向,最终形成了一个火焰圆环,
“太慢了,也太弱了。”谢尔比摇摇头,“还是需要多多练习。”
让火焰点燃了木头奇洛,谢尔比走出了有求必应屋。
夜晚的霍格沃滋,似乎永远是安静,和谐的。但在那黑暗的掩藏下,有着很多其他的事情,有的普通,有的致命。
PS:今天灵感枯竭,较为短小,明日双更补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