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泽点点头,说:“看来你们是已经有了计划了的咯?”
宇文益回答说:“是的,我们已经在城东的找了十块都是1亩的农田,近这三五天就会播下麦种,虽然时间晚了点,不过影响不大。”
“那就按你们的计划来吧,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白泽停了一下,又说:“沙漠草和油树你们要多费点心,这两个以后我们需要的量很大,你们要事前多储备,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得用上了。…嗯,对了,这个人造种子能高空播种么?”
从研究所出来后,白泽照例去了城区施工现场。
“缺人这个问题仙桃市长胡达也跟我说过,他的建议是启用清廷旧吏。虽然那些旧吏的确有些办事能力,但对其品行我却很是担心,而且他们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与我们也是大不一样,启用旧吏我担心会适得其反,所以我暂时还没有答复他。现在你也说公务员不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听到襄阳市长杜文歌反应的问题也是人手不足时,白泽如此说道。
杜文歌显然是有所准备,说:“理事长,如果这第二批的生化人中有大量的行政人员的话,那我们现在稍微忍一忍还是能把这一年的时间挨过去的。但如果没有或是数量很少,那我认为胡市长的建议很好。首先我们不可能永远都不吸收当地人,终有一天会有当地人加入到我们之中,如果这一天在几年甚至是十几年之后才会出现,那我们就得培养大量的行政人员,那么其他行业的人数就少了。第二,既然迟早都是要吸收当地人的,那我认为早比晚好,那样我们既可以发展的更快更好,又可以拉拢一批当地人,这对我们的工作开展很有好处。至于理事长所担心的问题,我觉得可以先让情报司的同事对他们各个摸个底,行的留下孬的走人,然后再对他们进行培训,虽然不可能将他们培养得和我们一样,但比过去有进步还是可以肯定的。”
白泽听后心中已是有所动摇,但还没完全下得了决心,所以他只是跟宇文益说要继续考虑清楚才能决定是否启用清廷旧吏。
白泽在襄阳待了将近一个星期,在12月7日离开了襄阳,往丹江口而去。这一天是农历十月廿六,大雪。
在丹江口水库工地上,从十堰、荆门、随州、襄阳、南阳征集来的5万名民众是干的热火朝天——每天好吃好喝,每个月还得2块大洋,能不热火么?
虽然5万人同时劳动的场面很壮观,但工程负责人告诉白泽:工程量太大,全靠人工的话效率太低了,就现在这个速度不知道要弄到猴年马月去,Uw.uknsh.m那开支可大发了,所以希望理事长能想办法解决一些工程机械,尤其是工程车辆。另一个就是人手不足,建筑工人不足是肯定的,连管理人员都是一个人管理着几个不同的工作组,整个人是轮着转。
对此白泽是爱莫能助啊,南宫薇是去搞汽车厂了,但汽车厂还连个影子都还没有呢,而且一些配套的工厂也没有建起来,所以南宫薇的汽车还有得等呢。
白泽在丹江口工地也待了近一个星期,期间白泽终于是下定决心启用清廷旧吏了,不过只是七品一下的小官杂吏,超过七品的除了一、二品的大员在牢里待着,其他的全都发送到当地工地上去了。同时白泽也要求先对这些人进行审核,通过了就留下参加培训,没通过的也别回牢里了,直接扔工地去了,现在哪里不缺人啊,谁还有功夫来养废物啊!
12月13日,白泽离开丹江口开始南归。在回来的路上,白泽还顺便到荆门市、天门县进行视察,两地都反应那些旧吏加入后,减少了行政人员、管理人员一身多职的现象,工作效率增加,也能安排人手开展新的项目。
1890年12月22日,农历十一月十一,冬至。白泽于这一天回到了武昌,结束了他的第一次视察。
&p;lt;href=;gt;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p;lt;/&p;gt;&p;lt;&p;gt;。&p;lt;/&p;g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