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年6月11日,星期四。光绪十七年五月初五,端午节。
经过一个月的海上颠簸,辜鸿铭乘坐的邮轮终于在这一天抵达德国汉堡港。能在刚好一个月的时间里抵达欧洲,得益于辜鸿铭携带的那两份图纸,德国总参谋部得知辜鸿铭携带的除了Ge.98步枪的图纸外还有一款先进的75野战炮的图纸时,顿时勾起了德国人的兴趣,遂让邮轮稍稍加快了航速,这才使得辜鸿铭在第32天就到了德国,要不然他还得在海上再多漂一个星期。
“辜先生,我叫苏一祥,是南方政府驻德国办事处的主任。欢迎你到德国来!”辜鸿铭甫一下船,就有人就找了上来。领头的是一位年约三十来岁的东方面孔的男子,除了身材有些胖其他的就没什么特点了。
根据南方政府与德国的协定,辜鸿铭在德国由南方政府驻德办事处负责接待,而辜鸿铭代表白泽出访德国的消息南方政府也早已通知了驻德办事处,所以苏一祥亲自从柏林到汉堡来迎接辜鸿铭。
“不敢当,有劳苏主任了!苏主任,这位是负责安全事务的李广源少校。”辜鸿铭想苏一祥介绍了队伍中负责军事的人员后,又说:“苏主任,我希望能尽快到柏林去,不知道苏主任能不能安排?”
苏一祥指挥办事处的人接过众人带来的行李——包括那两份图纸,听到辜鸿铭的问话,随即回答道:“辜先生放心,我们已经订好了明天前往柏林的火车,明天直接上车即可。我们已经在汉堡为你们安排好了住处,咱们就在汉堡休息一晚,明天再赶路。今天是端午,办事处今晚设宴,既是为辜先生接风洗尘,也算是过节,一举两得嘛!”
“那就麻烦苏主任了。”
当晚举行洗尘宴的地点,是驻德国办事处在汉堡的分办处。洗尘宴很热闹,甚至还有粽子。前面说过,生化人在品尝过中国美食后基本都化身为吃货饕餮,一切的美食他们都愿意品尝,甚至愿意花很大的心思与时间去学习如何烹饪。苏一祥这些驻德国的生化人在国内的时候就已经是个吃货,来到德国后,德国的黑啤、猪肘、香肠就成了他们的新目标。不过除了这三种食物以外,德国还有什么好菜呢…嗯,还有土豆、牛排,至于汉堡,算了吧,在中国人眼里其地位还不如馒头呢,充其量也不过是一种零食而已。好东西吃多了也会腻味的,在吃了一两个月以后,苏一祥这帮人就开始自己做中餐了,虽然味道不及国内大厨做的好,但可以一个月不带重样的换着做,想要吃腻怎么滴也得一两年。
所以这一场洗尘宴既有德国的美食,也有中国美食,配着德国的黑啤、红酒,众人是吃得眉开眼笑——辜鸿铭是不是不知道,但起码苏一祥、李广源是很开心。
“听说辜先生多年前曾经在德国莱比锡留过学,不知道这一次辜先生是否有故地重游的打算?如果有,请一定叫上我,我来德国这么久了都一直待在柏林,有机会的话我很希望能到德国各地去看看。”酒过三巡之后是自由活动的时间,苏一祥一边喝着红酒一边对辜鸿铭说道。
辜鸿铭1857年生于南洋马来半岛西北的槟榔屿(前世马来西亚的槟城州)一个英国人的橡胶园内,其父亲辜紫云当时是英国人经营的橡胶园的总管,母亲则是金发碧眼的西洋人。没有子女的橡胶园主非常喜欢他,将他收为义子,自幼让他阅读莎士比亚、培根等人的作品。1867年橡胶园主夫妇返回英国时,把十岁的辜鸿铭带到英国。1870年,14岁的辜鸿铭被送往德国学习科学。后回到英国,掌握了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并以优异的成绩被著名的爱丁堡大学录取。1877年,辜鸿铭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又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等著名学府研究文学、哲学。此时,辜鸿铭获文、哲、理、神等十三个博士学位,会九种语言。直到1880年,辜鸿铭才结束自己14年的求学历程返回故乡槟城,而14年的留学生活使富有天赋的辜鸿铭成为精通西方文化的青年学者。1881年辜鸿铭遇到马*建忠并与其倾谈三日,思想发生重大改变,随即辞去殖民政府职务,学习中国文化。1883年辜鸿铭开始在英文报纸《字林西报》上发表题为“中国学”的文章开始,他昂首走上宣扬中国文化、嘲讽西学的写作之路。
听了苏一祥的话,辜鸿铭的脸上也不自主的浮起怀念的神色,说:“自我离开欧洲返回南洋,到现在已经过去11年了,说起来还真的很怀念当年的留学生涯。如果有机会,我也希望能回到莱比锡大学去看看,不过还是先完成我身上的任务再说吧,如果能成行,鄙人一定与苏主任同行。”
李广源见到俩人在闲聊,也做到一边说道:“苏主任,不知道现在德国的情况如何,尤其是与英、法两国的关系?”
苏一祥一改刚才的嬉皮笑脸,严肃的说道:“自德皇威廉二世登基以来,德国就一直在试图改善与英、法两国的关系,不过效果非常差。尤其是法国从来就没想过要缓和两国之间的关系,一场普法战争下来让德、法两国间的恩怨很深,要想化解恐怕得要有一方彻底倒下才行。法国一直都在法、德两国边境修筑工事,坚固的混凝土堡垒从贝耳福、厄比纳尔、土尔和凡尔登伸展开来。而根据我们得到的情报,德国新上任的总参谋长施利芬有制定进攻法国的计划的打算,至于是真还是假现在还不能确定,不过这也说明,德国军队自己都对威廉二世的举措不看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