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罗名的记忆告诉他,到了大华朝,“胖子”真的是夸人的话。因为古代出现一个胖子实在是不容易。因为“胖”本身便代表吃的好,生活好,是生活品质的向征。
这与“衣冠禽兽”这一词的演变差不多。
衣冠禽兽是一个含有贬义的成语,出自明·陈汝元《金莲记·构衅》:“人人骂我做衣冠禽兽,个个识我是文物穿窬。”常用来指道德败坏的人,说他们徒有人的外表,行为却如同禽兽。
不过在明朝的时候,这“衣冠禽兽”可是个好词,由于文武官服上的飞禽走兽,说人“衣冠禽兽”,可是夸人做官儿的好词。是说这个有官身衣穿的意思。
骂人“衣冠禽兽”是出现在清代,《大义觉迷录》中说怀念故明衣冠的人嘲笑清人服饰是\"孔雀翎马蹄袖,衣冠中禽兽\",于是举出历代服饰\"皆取禽兽之名状\",反问\"岂有自古以来用此等衣冠之人皆为禽兽可乎?\"这里一嘲一辩都基于衣冠禽兽本身的贬义,全与明代服饰无涉。
只是这与本书无关,也为了和谐缘故,本书不与讨论。
对罗名来说,原本的骂人话,这时代是夸人,他也没有办法,只能生闷气道:“你就不能干点儿正事去?”
“干什么……”潘富仁刚想反问干什么正事?因为按照大华律,他们勋贵就应该什么都不干,才是正事,才符合朝廷皇家的利益。
不过他还没有说出口,便让其奴部朱莉接了过去。“大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对了,生石灰。”罗名想了想,说,“你们去弄一些生石灰来。”
这时候,不是转换概念的时候,比起与潘富仁计较这些,还是生石灰更重要。
古人缺乏卫生常识和必要的设备,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瘟疫的来源至少有八成是腐烂的人畜尸体。瘟疫导致的死亡必然远远超过在地震中死的,千里无鸡鸣不是开玩笑的事,一场黑死病干掉了几千万欧洲人。
而大华,光是京都地区便有数千万人,一旦爆发瘟疫,那死的可就多了。
中华祖灵们辛苦守护子孙们,才弄出的这点儿人口,可不能让瘟疫毁了。
“什么叫生石灰?”朱莉想了想,没想起来,茫然的摇摇头问。
“呃-这时候不叫生石灰。”罗名一拍脑袋,“是一种淡白色的石头,用手捏能捏碎,遇雨水会起白色的云雾……”罗名只能尽可能的去描述石灰石的样子。
听了他的描述,卜老汉靠近过来说:“仙师说的是白云石吧!那东西是炼丹用的,莫非小郎君要仙师?”
炼个毛的丹,用石灰石,罗名只会一样,那便是变蛋。
变蛋又称松花蛋、皮蛋等,是中国汉族传统的风味蛋制品,不仅为国内广大消费者所喜爱,在国际市场上也享有的盛名。皮蛋可能是由北魏《齐民要术》记载的咸鸭蛋演化而来。明确记载皮蛋的,明孝宗十七年(1504)成书的,《竹屿山房杂部》。
这世界自然是没有北魏了,也不知道还吃不吃的上变蛋了。
不过,这时候可不是说这事的时候,罗名立即道:“快去找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