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外的官员眼睛都盯绿了。他们进不了大殿,也没有千里眼,顺风耳。他们只能等着中官们把里面的消息传递出来,然而中官说着说着,突然不出声了。
可想而知这殿外的朝廷官员们有多么的着急了。里面发生了什么?不是弹劾吗?为什么就没了消息?
他们纷纷盯向中官,为的便是一个解释。然而殿门口的中官敢说吗?又能够说吗?
政务殿内的气氛变的如此诡异,即便是外面的人再死盯着,里面没有一个明显的命令,中官也是不会乱说的。
“宋爱卿,你这是……”
不要说中官,就是赵侑也不懂了。一直以来合作默契的君臣,这是怎么了?是在开玩笑吗?
“陛下,臣查知若非太子不作为,根本就不会发生这场大乱。”宋师成见赵侑不接招,便直接用嘴巴回报起来。
这是臣逼君吗?
赵侑的脸色一下子不好起来。“宋爱卿,太子有事耽误了,不能立即赈灾,那些赈灾官吏们是做什么的?”赵侑严肃问道。
大华数百年基业,还从来没有臣子敢来逼君。赵侑不仅脸色不好,更是直接威胁宋师成。
赵侑不仅把太子的事以“有事耽误”一笔带过,更是威胁要拿赈灾官吏出手。
其实赵侑的说法也是说的通的,因为真正负责赈灾的,还是那些官吏。太子地位高贵,就是去赈灾,也是以视察的方式,是不可能亲手挨家挨户送粮送温暖的。
如果是以前的宋师成肯定是会想办法把这事推到吏员身上,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做的。不是皇家的错,也不是文官们的错,自然也只能是其他人的错了。
但是,如果是以前,这样的事根本就不会发生,所以赵侑的盘算又失望了。
只见这时候户部尚书齐天声也站了出来道:“回陛下,不是臣等救灾不力,实是库中已无粮可赈。”
“什么?粮食呢?”
户部的回报,简直比太子一事还要为人所震惊。就是赵侑也忍不住失声。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大华一直称为太平盛世,便是因为手中有粮。现在却有人告诉他赵侑,他的依靠,那粮食没了。可想而知皇上这有多么的震惊了。
“陛下,粮食在赈灾前已经为太子领走。”
这又是一颗大烂弹,不仅是炸的赵侑昏头瞕目,就是太子也一下子面色惨白。因为那粮食确实是太子领走的。
太子不是皇上,相反,赵家为了表现自己的一视同仁,大华的王与太子俸禄都是比照勋贵来的。
如果说王爷们靠封地与官位,可以渐渐地拥有更多俸禄的话,那么太子,作为将成为大华陛下的存在,他很难拥有其他官职,也不会有实封封地,也就是说在太子登基称帝之前,绝对是要过一段苦日子的。
然而太子手下也有着一大帮人要养的,他也需要钱的。
这时候,负责点火的左征明也好,反击的罗名也罢,这事儿已经不再是他们所参与的了。
“罗县子。”
所以当有宫人来找罗名,罗名很是诧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