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靖浩本来是想拒绝的,可架不住母上大人的威压。
最后客客气气的谢过了大班长,答应了明天去见上一面。
见刘颖挽着自家老妈,一老一少亲亲热热地逛了出去,一路欢声笑语,似乎有着说不完的话。
刘颖脚步轻盈,依然保持着少女时代的跳脱。老妈平时看似风风火火,现在看她的背影,步履显得有些沉重。
一岁年纪一岁人,到底是老了。
平时注意不到的细节,在不经意的一瞥中,让孙靖浩心中猛的一痛。
看着老妈心情不错,又有些释然。
让她有机会出去走走,换个心情总是好的。
他留在了店里照顾生意。先去后厨看了一下,又洗了手,帮着几个阿姨一起包小笼包。
现在小店招人越来越难,年轻人基本都做不长。
这些阿姨都是跟着老妈干了一二十年的老伙计了。是从小看着孙靖浩长大的。
“刚才那是谁家的孩子?你们家亲戚吗?”一个阿姨突然发问。
孙靖浩有些讶然,“她不是我那个老同学吗,以前经常来的呀。你怎么不记得了?”
几个阿姨面面相觑,似乎对刘颖一点印象都没有。
孙靖浩接着道,“从小学到初中,你们是看着她长大的,不可能连一点印象都没有吧?”
几个阿姨齐齐摇头,其中一个道,“哪有这回事?你几时带女生来过店里。”
孙靖浩眨了眨眼。回想了一下,记忆很清晰。尽管事隔十年,很多回忆都历历在目。
这些阿姨也是很喜欢刘颖的,小时候还经常逗着她玩。有空的时候,刘颖还帮着她们一起干活。
都拿她当自家孩子一样。
怎么可能不记得?
要说她们中间一个人记性差还能理解,总不能来个集体失忆吧。
又回想起来一些细节。
刘颖经常在他斜对面的那个座位上,有时夕阳会透过玻璃,照在她白皙的面颊上。
那时候她全神贯注的做着手里的活计。脸上罩上了一层暖黄的光晕,整个人都会显得分外宁静。
只有在那个时候,孙靖浩才会意识到,那个平时嘻嘻哈哈的小女生,也会有如此祥和静谧的一面。
将疑惑放在心里,不动声色的继续压面饼,泰然自若的换了个话题和阿姨们继续闲聊着。
就这样操持着店里的生意,从中午一直忙到晚上。
点心店不做晚饭生意,到了五六点钟的时候。
把剩下的浇头拿出来,再加上一点素菜。或者下面,或者做盖浇饭,一起把晚饭对付了过去。
店里的面浇头种类众多,口味也不错。可陈年累月这样吃,大伙儿早就腻了。
但是没办法,这也算是店里的一点福利。这样可以为大家省下一顿晚饭钱,员工们还是挺乐意吃这顿饭的。
孙靖浩乐呵呵的跟着众人,吃了一碗爆鳝虾仁面,把晚饭解决了。
最后将板搭门一块块地装起来,就算是结束了一天的营业打烊了。
说起来这种板搭门现在已经很少见了。也只有在这种保持着古风的老街和古镇上才能看到。
就像脚下的石板路,两侧的仿古建筑,重建的古戏台,不知道从哪儿搬迁来的石牌坊一样,都是为塑造老街氛围服务的。
一切都是为了吸引游客。
孙靖浩放上最后一块木板,拍了拍双手,有一种收工后的轻松感。
一个人溜达着沿着老街一路行去。
初秋傍晚的凉风打在身上,拂去了身上的燥热。
看着周围一栋栋粉墙黛瓦的建筑,缓缓流过的西塘河,以及河边依然如烟如幕的垂柳。心情还是非常舒爽的。
在这做古城中,只要有一颗愿意发现的心,随时都能饱览美景。
走过一座石桥,桥边有一只镇河石狸猫。
实际上,这条街上每座桥边都有一坐狸猫石雕。也就一米多高的样子,七八岁小孩的高度。
现在,狸猫石像旁边的石条凳上坐了一个人。
那人面朝着河面,背对着街道,好像是在欣赏河对岸的风景。
一人一狸差了两三米的距离,一个面朝着老街,一个背对着旧巷。
孙靖浩不经意间扫到那个有些熟悉的背影,心中顿时疑窦丛生。
这也太巧了吧,上午刚跟阔别十年的刘颖同学重逢,现在又遇到了她的那位青梅竹马。
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联系?
立刻停下了脚步,试探着喊了一声。
“沈昱?”
那人闻言,立刻回头。
孙靖浩每次看见那张清新俊逸的面庞,总要感慨一下命运的不公。
那小子凭什么能长得这么帅,还给不给普通人活路了?
孙靖浩有时也会暗自腹诽一下,喜欢沈昱这种长相的女生,应该都是心智不太成熟的那种,估计都是中小学女生的心态。
沈昱确切来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帅,说是俊美更加恰如其分,就是如今流行的流量小鲜肉那一款。
更可气的是,这人不需要美颜滤镜,纯天然的360度无死角。五官几乎没有瑕疵,皮肤状态也好的惊人。
你一个大老爷们儿,肤质比十六七岁的少女更加水嫩光洁,这还有没有天理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