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
过去的一整个月时间当中,贺羽就是一直待在贺家的办公室里头,细心钻研《易筋经》。而星海市位于华夏东南部,早已经过了冬季,厚厚的冬装已经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薄薄的毛衣。
一个月以来,除了吃喝拉撒睡,贺家的人很少能够见到贺羽,就连葛文都是有些郁闷,他的“金主”在给发了30万工资加年终奖后可以说是一直处于闭关的状态,而更是谢绝了一切外人。
桌上的史料和武道著作,更不乏庸先生的武侠著作,而贺羽根据其中的一些描述用画纸绘制出来,贴了满满的一墙。
而根据庸先生笔下的人物以及作品设定,唯一能够支撑起故事线索的,不仅仅是架空历史的写作手法,其中角色的修为似乎离不开“真气”两个字。
真气的描述,是天地间的浩然之气,而需要经过一种特殊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功力,而关于真气,当代医学已经做出了一部分解释“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就是利用自然界的先天养分再加之武道修者自身修为的一种修炼方法,而往往在描述天地灵气浓郁之地,都是群山环绕,与世隔绝,亦或者居于绝顶之上。
通过贺羽的分析,假设“真气”这个定义成立,那为何在当代社会再也无人能够达到那一种境界了?究其根本,原因归纳为几点。
第一点,时代进步,历史的变革。例如大明学者所著作的《天工开物》是代表着大明时代的科技的发展以及发现。一旦科技进步,原有的生活方式便得到了改变,可能会丢掉一定的生活方式和方法。
第二点,社会制度以及社会体制的演变。大秦时代,大秦皇帝加强中央集权,大汉时代,禁止钢铁私营,盐铁官营化,大唐时代,国力鼎盛,四海臣服。而伴随着时代变革,武者亦或者武道修者想要安身立命便要屈服于王权,因为受到王权限制后,武道修炼原有的方式和平衡得到了打破,因此武道修者一直在走下坡路。
第三点,武道修者存在的唯一合理条件。武道修者存在的唯一合理条件便是气候环境因素。古代社会气候环境极好,基本无污染产生,而污染产生的限定条件便是人类社会或者生物所排放的污染时间大于大自然净化周期,因此在早期古代社会亦或者人类社会所产生的污染物小于大自然净化周期,而近代几次工业大革命之后,医疗水平提高,人类寿命平均提高,更研发出抗生素以及多种化学医药,在破坏生存环境的同时也破坏了大自然赋予人类原有的平衡。
因此这就是当代人类无法达到古代武道学术的巅峰时代。
因此,人类历史文明,只能说是在不断变化,究竟是退步还是进步,取决于人类客观思维,要是放眼于社会环境变化,人类的文明实际上是在走下坡路的。
所以说武道修者的身影只能出现在传统的小说著作当中,而现代社会的人类极限根本无法达到古代人类的身体素质水平,也就一致上否定了古代武道修者存在的合理性。
贺羽所掌握的古代武道修者的资料只能从仙侠小说当中去探索,实际上能够和当代武道修者打交道的机会少之又少。
而这时摆在贺羽面前有一个瓶颈阶段,一些武道学术问题,需要去星海市图书馆寻求答案。
驱车来到了星海大学,贺羽没有拜会老师风易子,径直走进了图书馆。
星海市图书馆规模,拥有三千万册藏书,其中国外书籍占比三分之一,毕竟华夏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不是那些西方国家能够比得上的。
星海市图书馆,简直就像巨型国际商场一般,图书馆提供咖啡热茶,很多人会选择在那里一泡一整天。
琳琅满目,种类多样,古今中外,天文地理,这里是书的海洋,是知识的世界。
没有一个人能活着读完这里的书。
这句话是外国的一位专家给的结论,也得到了国际的认可。
三千万本藏书,一天一本书要看三千万天,除非文昌在世。
在星海大学就读期间,贺羽是这里的常客,因此需要掌握哪些书籍,分别在什么地方。
星海大学图书馆还有一条规定,“藏书永不外借”,因此想要收获知识,必须在图书馆中。
洋洋洒洒几百人,在这个图书馆中却丝毫感觉不到拥挤,甚至还觉得有些冷清。
上了图书馆二楼,西北角,那个地方,永远空着一张桌子,一张椅子。
那是贺羽在星海大学获得的殊荣,也是风易子以历史系院长的名义给贺羽的“封地”
“学长好!”
两个帅气清新的小伙子给贺羽打招呼,而他们的年纪甚至比贺羽还虚长一两岁。
“额...呵呵呵,你们好啊,你们好...”
贺羽尴尬的打着招呼,手里提着电脑包急匆匆的赶了过去。
插上电源,贺羽踮着脚尖在身边的书架上来回查找着一些书籍。
而这时候一个带着黑色帽子和黑色口罩的男子来到了贺羽的身边。
“请问你是...?”
“这是我家大哥给你的信件。”
说罢,那男子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信放在了贺羽的桌子上。
看着那匆匆离去的背影,贺羽疑惑之余,从书架上拿下了要找的书籍,坐在椅子上愣了愣。
“大哥...?信?”
拆开信封,里面只有几行字。
“王家对你动手了,有人跟踪你,多留个心眼。”
字体是圆珠笔书写的行书,有些杂乱,看起来写信之人不是很匆忙,就是在很紧急的情况下写的。
看着信纸的署名处,画着一个非常潦草的太阳。
“太阳...太...皇太?”
贺羽心里默默想着,将信纸放到了电脑包里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