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在树木上做标记,你尽量来找我……”还未说完最后一个字,便被烟雾吞没,连同声音也一起消失。
片刻之后,烟雾又淡了下来,恢复成大约5米的能见度。
林菲菲依旧站在不远处,揪着方休的衣角,瑟瑟发抖。
已经组队的两人每次聚会结束后还是会被传送到同一位置…大概是这样的设定吧。
眼前树林分布有些眼熟,似乎正是‘聚会前’他们所在的那片树林。
这些都无关紧要,方休没有急着前进,而是站在原地开始分析现状。
宋暖的出现是意外之喜,见证了‘徐歌’的失败后,方休原本已经放弃之前的计划…可如今宋暖的加入又让事情变得柳暗花明起来。
接下来他要做的事情,就是把那些不愿表露身份的‘特殊角色卡’从人群里揪出来,让宋暖验证他们的身份。
事实上,第一次聚会的过程中,他一直在暗中观察所有人的表现,如今心里已经有了一份‘嫌疑人’名单,这些人刚才的表现与平日都有明显的差异,普通人或许无法察觉这些‘差异’,但方休不同。
如宋暖所说,方休有‘强大的观察力’,但宋暖不知道的是,这种‘观察力’来源于方休脑海中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他会观察身边的每一个人,并且通过观察所得到的数据,在脑海中慢慢构建出对方的‘行为模型’。
一开始,这个‘行为模型’或许误差很大,但方休会通过长期的‘观察’获取更多的数据,从而不断修正‘模型’,使其越来越准确。
3年的观察,方休脑海中已经拥有高三5班所有成员的‘数据模型’,通过模型来预测对方的一系列行为,选择,拥有极高的准确率,屡试不爽。
拿‘黄玉哲’举例,方休选他并不是乱猜,而是基于自己脑海中‘黄玉哲的行为模型’,这家伙的性格谨小慎微,极端悲观主义者,.uknsh.凡事总会考虑到最坏的可能性,因此缺少冒险精神。
在意识到游戏的危险性后,黄玉哲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尽快逃离’游戏。
但在第一次聚会中,黄玉哲的表现十分‘反常’,他脸上没有恐惧,反而暗含期待,这与他的模型不符…那唯一的可能性在于:他自信不会遭受危险。
很明显,这种自信来源于他的角色卡。
占卜师,读心者,医生,圣殿骑士这四种角色,虽然拥有强大的技能…但并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因此他大概率是魔鬼或者幸运儿,前者能吸取灵魂点数,后者每回合多两点灵魂点数…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自己的安全。
不仅如此,方休还推测:黄玉哲之所以如此自信,应该已经使用了‘噬魂’,从其他玩家身上吸取了至少1点灵魂点数。
不仅是他,其他魔鬼大概率也已经使用过技能,这些都是定时炸弹…如果方休预料的没错,下一次聚会,应该就会出现‘濒死’玩家,甚至还不止1名。
如果按照最坏的可能性考虑…从第二回合开始,每一回合都会出现2-3名濒死,而医生最多每回合只能救治2人。
越往后,伤亡就会越多…一旦出现伤亡,恐惧势必会蔓延…到时候局面会彻底失控。
还有5个魔鬼,即便他能把魔鬼全都揪出来,圣殿骑士每回合也只能‘净化’2次,他和郭天宇每回合最多净化4名魔鬼,最快结束也是第三回合。
必须在3回合内找到剩下5只魔鬼,将其全部净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