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晒盐法”的盐场也在陈英杨平等人的巨大影响力下,顺利的建设着。
说到陈英和杨平的声望和影响力,那真不是盖的!在他们的联络下,已经有许多农户换地放牧心中有了意动。
虽说大多数还持有观望的态度,打算观望一段时间再做选择。但目前已经有了上百户人家做出了决定,一待运粮的大队到达,马上就可以置换土地,加入放牧大军。
炼药的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半个多月就过去了,期间马钰已经为令狐拉来了好几大车的药草,令狐带着一帮子少年学徒那真是一时也不得停歇啊,炼药炼的都快吐了。
幸好救星来了,第一批粮食在令狐抵达东海县近一个月后,运到了。
终于可以脱身的令狐,把炼药的工作扔给一众学徒练手后,逃也似的飞奔到“溪边牧场”。
令狐到达“溪边牧场”的时候,刘瑾正在跟陈英给那百十户农户分发粮食和收拢土地。
毕竟这百十户农户家的土地不是相连成一片的,这里一块那里一片的根本就不好统一安排放牧,只得跟其他农户家土地置换,使之连成一片。
幸好这里的土地都贫瘠的很,位置在哪都没有太大的差别,再加上陈英的游说,换地的事进行的很顺利,没有遇上“钉子户”一类难缠的麻烦。
忙活了七八天,将一干事务理顺了之后,第二批粮食也运到了,众人又是一通忙活,才将运到的粮食妥善的安置在新建的一座小型简易粮仓中。
说道粮食,别看花费了令狐他们的大部分财力,但这陆路运输实在是损耗太大,.unshu.o一路运来,人吃马嚼的,再加上道路难行造成的运输时间长,运到地方能剩下一半多就不错了。
所以,就令狐他们采购的那些粮食,在前期打开局面还可以。
把置换土地和众人的口粮等需求经过一系列精打细算后,也就只能坚持大半年,就要靠牧场的产出来做交易和养人了,这还是以放缓了前期置换土地的数量为代价才做到的。
不过,随着粮食的不断运达,关于东海县的各项计划也都走上了正轨,令狐停留在东海县所要做的事情也基本上事了了,差不多可以将剩下的一干事宜都交由刘瑾来打理了。
而至于眼前的百十号子人,则是刘瑾按照协议,从受雇于牧场的每一户中精心挑选的青壮年——只是因为吃不饱饭的原因乃至一个个的骨瘦如柴,用于组建家丁队伍的,今后同外界的牛羊交易乃至私盐贩卖运输的护卫任务,将交给经过一番训练的他们来做。
瞧着马钰带着手下满头大汗的连推带骂地令这些几近弱不禁风的家丁们排好队列的情景,令狐不禁摇头失语。M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