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平的战争气氛日益浓厚,在孙桐萱的强烈要求下,韩复渠终于开始了抗日的进一步准备,这次春季会操就是明证,部队相比以往多了很多的实战演习。
为了加强民团等后备武装的战斗力,第三路军还把民国十九年设立的四个民团指挥部重新更换了指挥人选,要求各地民团加强战备训练,而鲁北的民团指挥就是周遵时本人。
在周遵时麾下的三个民团里,目前最有战斗力的当属德县保安团,但那个保安团更像是孙桐峰本人的私人武装,连团长都是孙桐萱以前的卫士,剩下的两个团中,禹城的那个团战斗力很差,兵员素质也不好,而且存在着虚报兵员的情况。
按照民众训练署的标准,民团的实际兵员最少也要有八百人,但据周遵时所知那个民团可能连五百人都没有,部队的士气也很差,周遵时计算战斗力的时候已经不把这支部队计算在内了。
这样一算,周遵时能够指挥的民团也只有陆文青的459团,连一众教官都是他亲自挑选的,民团建立起来之后,周遵时也去检阅过几次,对459团的情况也很清楚。
尤其是让周遵时感兴趣的是陆文青居然拉了几十个青年学生来担任班排长,而且据刁学武的报告说效果还很好,部队的训练士气很高,这让周遵时有些好奇。
“一周左右开始为好。”
陆文青盘算了一下开口道。一周左右的时间,应该够让部队适应野营和拉练,就是物资筹备可能有些麻烦,不过陆文青也没打算带上多少天的物资,沿途采买就是了,带多了只会拖累行进速度。
“你把部队都拉出去拉练的话,你那个话剧社是不是就闲下来了?”
周遵时点点头继续开口,话题却转到了话剧社上来。
“她们都还兼着部队的医护工作,而且沿途还需要鼓舞部队的士气。。。”
陆文青有些警惕的回答道。他心里有些担心,别再是周遵时看上了话剧社的哪位,毕竟这时候军阀强抢青年女学生的事情并不罕见。
“军医的话我给你派,你那个话剧社先借调到师部一段时间,我听说你们的抗日话剧不错,这段时间荫公对全师的存在的安逸和厌战情绪很不满意,我想让她们来给士兵们演上几场话剧,带动一下部队的抗日情绪,放心,等到会操结束,我就让她们归建。”
周遵时见陆文青一脸警惕的模样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开口解释了一句,为了让陆文青放心,还许诺了归建的时间。
在刁学武的报告里,除了部队的训练情况,说的最多的就是那支滔海话剧社,一群女学生,住在军营里,靠演话剧鼓舞士气,他以前只听说过二十九军有过这事儿,放眼整个鲁省,陆文青算是头一份,周遵时有心提升部队的抗日士气,一时之间正苦无他法,看到陆文青便立刻想起了那支被刁学武重点描述的话剧社。
“如果她们答应的话,我没什么意见,但是我要派一个排随行护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