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把式乃是北面村的村民,年关时节,地里没甚活计,他便赶着自家牛车到镇上拉乘客人,每日倒也能挣上几十个大子。一年到头,再是穷苦的人家都要买上些年货,远近的村民们也都乐得偷闲,花上一二个大子,坐一坐牛车也算是犒劳犒劳自己了。
这日他照常将牛车停在了镇口大榕树下,今日不是大集,虽依旧有少许几个人到镇上办事、卖杂货等,但想来也挣不到几个钱。等了大半个时辰,眼见进镇的人稀稀拉拉,心道今日怕是没几个活了。这几日,家里两个小子都眼巴巴等着自己回家,心下一思量,便打算回家去,带上两小子到郡上去玩耍玩耍。
没料到刚套上缰绳,几个小师父却过了来,说是要租借牛车,三十个大子,不赚白不赚。乐呵呵跟着小师父们买了好些年货,听着吩咐,将牛车赶到了灵泉山山脚下。一架牛车满满当当,装着十几个大包裹,瞧着适才小师父们出手阔绰,递出的银子,即便没二十两,也差不多了,寺里的师父们也要买年货?这可是奇怪了。
山脚下没等多时,便见一位身着长衫,看似书生的少年下了来,几个小师父连忙迎上去,口中敬称‘二子哥’,那二子哥与小师父们磨磨蹭蹭一阵,才各自道别。他应了吩咐,将这位叫做二子的少年和一车节礼送往汗水村,汗水村地势偏僻,来回一趟可不容易!
二子见这车把式面上有些迟疑,也不多说,从怀中掏出十来个大子便扔了过去,口中道,“大叔,先给你拜个新年,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这回村路上不太方便,还需你多多担待才是。”
二子这话听来顺耳,又大方从容,里子面子都给到,车把式纵有不愿,也不好反驳,将十几个大子放入囊中,暗想这趟差挣得也不算少了,今晚回家也可多割二斤肉嘞。当下,恭请二子上车,抖了抖鞭子,啪的一声打在牛背上,老牛吃痛,哞的一声便往前走。
一路上,二子叽叽喳喳,话说个不停,这会儿问道:“大叔,你家有几个崽?”没多时,又问到,“大叔今年贵庚啊?”“家住何处啊?”“几个媳妇啊?”……听得这小子越发下流的问话,不由得背生冷汗,斜眼瞥了二子一眼,暗道:读书人怎么是这个样子的?难道这便是戏里常说的‘书生情趣’,太膈应人了。本村刘老夫子正正经经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一介村夫,自是不知道读书人到底该是什么模样的。
二子却全没发觉车把式的别扭,马上便要回到家里了,怎么能不让人欣喜若狂?也不知老爹老娘和阿公过得好吗?好想马上见到他们啊,眼瞧着越发熟悉的村落映入眼帘,尚在老远,口中便喊了起来,“爹,娘,阿公。”
老木叔正呆在院子里编竹筐,老人家一刻也闲不得,嘴里叼了一根烟叶,嘶呼嘶呼吞云吐雾。二子娘则坐在旁边一小木几上,手里缝制着一件冬衣,瞧款式,应是为二子做的。因头些日子李大林到镇上做工,现下还没回来,两公媳间也没啥可说的,院子里说不出的清廖寂寞。
这时,忽听得门外六婶儿喊道,“二子娘,二子娘,快出来,你家二子回来了。”
二人闻言,霍地站起。老木叔丢下手中伙计,走到院门口,只见六婶儿和两个妇人正好路过,当即问道,“他六婶儿,你看到我家二子了?在哪里?”
六婶儿笑脸上前,嘴里恭维道:“已经到村口了,被老叔们拉着问话嘞。老木叔,依侄媳儿看,你老现下该是享福咯,瞧那一大车东西,啧啧啧,没个七八两银子谁拉得回来?”说罢,左右看了看两边的妇人,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老木叔没听她说完,一抬脚便往村口赶去,后边二子娘也抹着眼泪急吼吼跟了来。
原来二子大喊声没能把自家老爹老娘招呼出来,倒是引出了村里久闲的几个老家伙。老家伙们正聚在村口,享受着冬日暖暖的阳光,细说又一年的光景儿。感谢老天爷又给了一年的生命,几个人正说得起劲,二子的声音便传了来。
老家伙们眼神不好,只听得喊声有些熟悉,抬眼瞧了瞧,只见远远一架马车驶了过来,当下抓着自家七八岁的童儿,拧着耳朵喝问道:“快给阿公瞧瞧,是谁来了?听着这声音咋这么熟悉嘞。”
童儿们虽年幼,但大都还是记得二子的,挣扎开阿公的魔爪,都拍拍手,嘴里甜甜地道:“二子哥哥,是二子哥哥回来嘞,阿公阿公,二子哥哥坐着车回来嘞,孙孙也要坐车,坐车骑大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