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为了养性,养性得以修身。修身与养性相辅相成,如同阴阳相交密不可分。
人之初性本善。性从观念上理解为善恶。但是观念往往都是一种倾向于自我非本质的主观认识。于是有了分歧,产生矛盾乃至暴力。
暴力从古至今都无法解决,即使提倡非暴力的圣雄甘地也是死于暴力。耶稣说:有人打你的右脸,你把左脸送给他打。他如此宽容最终也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校园暴力,家庭暴力,恐怖事件,暴力几乎随处可见。比如像校园暴力,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如果会些功夫就可以避免暴力。
实际这不过是一种心理安慰而已,在下一场竞赛没有开始前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面临怎样的对手,即使美国也无法避免911事件。
无论什么时候过于强势反倒对自己不利,故老子曰: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所以树敌不如化敌为友。
在你的人生中只要树立一个敌人,就将陷入没有胜负永无安宁的窘境。那么怎么样才可以避免暴力,这个问题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解决,即使历届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没有解决如今的暴力事件,也正是世界一直没有和平才有了这么一个奖项。
暴力首先是观念上的产物,只要自我观念越强,越难以论清谁是谁非,暴力事件也会随之升级,其次暴力事件更多是名誉利益之争的产物。
实际这是最不理智的冲动,因为实施暴力后名誉地位必将荡然无存,甚至变得一贫如洗,乃至成为没有自由的阶下囚。
暴力最多发生的原因还是鸡毛蒜皮的琐事,这些归于性情,人的情绪。善恶源于人性的观念,情绪则为人性的表象。
情绪基本属于本能反应,许多书介绍如何控制情绪,基本都是天方夜谭,我们谈了很久”心态“,最终发现那不过是自欺欺人,麻痹自己的二个字眼,都是说给别人听的。
情绪到底有没有解决方法,我的答案就是没有!这就像一个人想控制自己的欲望一样,几乎是无稽之谈。除非使用化学方法注射一剂镇静剂所有人的情绪暂时都能够保持短暂的平静。
情绪与欲望之间的联系最为精密。人没有办法控制欲望就没有办法控制情绪,欲望与情绪都是腺体分泌液产生的化学元素刺激神经传递出的信息。
如果单纯用意志力去控制欲望与情绪,只能适得其反,导致身体机能越加混乱,所以情绪需要调和,而不是仅仅依靠控制力,调和指调和身体的内在。
身体的内在受大自然和周围的一切影响。能够很好地与自然结合,身体的内在就能够得到及时的调整。
孙大盛曾经阅读过当代中国出版社《瑜伽之路》这本书,在书上学过很多控制情绪的方法,可惜他又不仔细,如同走马观花,没有很好理解那本书的精髓,还是在关键的时候没有把握好情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