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省。
黑镇黑乡。
在周韧之没有出名以前,这一座坐落在狮子山脚下的人类乡镇如深山中的独户,无人问津。而在周韧之出名后,这里成为了钟灵毓秀的代名词。
全国各地的人们慕名而来且都会赞上一句实乃风水宝地焉!
周韧之是零零后。人们都以为1999年的最后一天是世纪之夜,但是按照纪年世纪之夜实际是2000年的最后一天。
而作为2000年出生的周韧之无疑是赶上了二十世纪的末班车坐上了二十一世纪快车的男人。
是一个天生注定就要承上启下接起民族文化复兴大业的男人!
人们常记得云省的周韧之,但周韧之其实是一个出生在湖省的男孩,他出生时全家都非常高兴。
认为家族有后了!
但实际上在周韧之出生前上头就已经有一个姐姐还有一个哥哥了,在老人重男轻女的思想下,姐姐肯定不是那个能传宗接代的人。
那么哥哥呢?哥哥是打引产针这才顺利生下来的!当时的农村还是十分落后的,许多人都是文盲、半文盲。可就是这么一群文盲,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传的:打引产针生下来的孩子会有智力缺陷。
是药三分毒!一听这样的话,大家都开始相信起来。
而周韧之的哥哥其实一如其他健康的小孩一样,一开始什么都不知道。饿了就哭,饱了就睡!这要放在平常,他们的爷爷看了也不觉得有什么。
但是在当时的谣言下,爷爷是越看就越觉得他的哥哥是一个智障。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情况,周韧之的父母东躲西藏的生下了周韧之。
但是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一家人对于这个没有遭遇“风言风语”的男孩都是心疼的紧。那肯定是要为周韧之“正名”的!也就是要给周韧之上户口。
在那个年代,如果不是哥哥被谣言会有智力问题,周韧之是不会诞生的。虽然在农村流行多子多福,但是那个时候的环境许多人也是不愿意多生的。
因为多生一个都是:饿了周家,富了一群农村干部的结果。
周韧之的到来,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周家雪上加霜。而这也让身为一家之主的爷爷感到压力备增!
周韧之的爷爷是有一个挖煤的工作的,工资算不上多高,但也能勉强养家糊口。
只是那个时候种玉米的人可比挖煤矿的人赚钱得多,看着身边种玉米的人都喜笑颜开的模样,家里面又刚交了“巨额罚款”,挖煤很快就成为了老人家眼中又苦又累又不讨好的工作。
于是老人家组织起了全家人开始轰轰烈烈的种地,同时也做起了一夜暴富的美梦。而一直在家里面自由自在放牛的周韧之的父亲也被迫成为种地的主要劳动力!
可惜看见玉米好卖的人不止周韧之一家,种玉米的人越来越多!这就导致了玉米严重贬值,先不说玉米已经值不上几个钱了。
由于玉米种植户的泛滥,到处都有卖玉米的人。周韧之一家连怎样才能将玉米卖出去都成为了大问题!
在周韧之没有成长起来前,当时的一家人都是不善言辞的,再加上没有销售的渠道,家里面一时被亏损的阴影所笼罩。
但生活总是要继续的,周韧之的爷爷把家里面仅存的一头牛拉出去卖了换钱以贴补家用。
没有了牛可放,周父只能每天开始种地之旅。而决心一家种地的爷爷也开始向其他老人打探种地的出路,如果只是种蔬菜、稻米,这不可能养活得了一家老小的。
周韧之的爷爷对当初放弃煤矿的工作感到万分后悔,只是他走后,很快就有人顶替了他的位置。
没有办法再回去了。
至此,种一些经济作物卖钱成为了周家的主要经济来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