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最大的青楼,坐落在整座城的中央,毗邻城主府。
太祖年间,这座镶金铺玉的大楼本名叫做坠玉楼,是西南间甚至整个陈国众所周知的魂归处。不少出名的贵公子与才子,甚至终生不娶只愿醉死楼中。这里不仅有最甜最香的竹叶青,更有最美最妖最百变的姑娘。或矜持如含羞嫩草,或火辣如百烈嫩椒,或端庄如雅客亭台,或放荡如狂澜怒涛。全陈国的人都知道,坠玉楼中有全天下最全的姑娘,没有男人在此找不到自己的佳肴。
太祖本就生性风流,又英姿勃勃玉树临风,偏偏他本人又极为潇洒。立国20年便传位瑾献帝,自己四处寻游人间。到了坠玉楼后,便觉这名字不好,当下将这金匾摘下,抽出腰间3尺青峰,直直在那牌匾后面的门梁上刻下镂空的“锦荣阁”三个大字。
从此,坠玉不存,锦华尽荣。
20年前凉山一战,太祖何等英武,无论是茶馆里的说书匠,还是戏楼里的红牌班子,太祖的故事永远是最让人热血沸腾的。更别说太祖身边的那些个女人们,更是一个比一个让人心驰神往。然而,这样的太祖,就算改了楼名,就算是最璀璨的那颗玉,依然沉浸在了锦荣阁里。自此,锦荣阁背后不仅仅是西南这些庞大势力,更浸沐在皇室的光辉里。太祖再未离开,隐姓更名,便留在了这蓉城里,锦阁中。
那一年,平安的娘,17岁。
锦荣阁繁花丛生,却只生得一点绿在里面。要让陈国的其他男子知道,平安从小混在这千娇百媚的脂粉堆里长大,只怕是恨不得将他生吞活剥了,替换成自己,被莺莺燕燕包裹起来。平安七岁入阁,只是每天跑前跑后打些下手,阁中上上下下台前幕后年老年少的姑娘似乎都把他当做自己的亲儿子一般。但是对平安,心中的娘却只有一个。平安的记忆里,最深刻的便是小时候田埂间娘甜甜的笑和插秧时白白的手,这也是平安能回忆起娘差不多唯一的回忆。小时候平安不知这阁是什么地方,也不知自己为何入阁,他所知道的只有,娘不见了。待到时光荏苒,小平安变成了懂事的少年,娘不见了这件事,却依然在。
这一年,平安17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