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渴望陪伴,却从来不曾得到陪伴,克里希那穆提在《爱与寂寞》里说道,有依赖,就不可能有爱。灵魂只能独行,因为我们都有能力决定自己的方向,却没有能力控制别人的道路。因此有了依赖就会有要求,一个人雨过天晴也好,一个人穿行风雨也罢,享受孤独才是人生常态。现在开始,做个内心强大的人。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无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个世界上活了一场。
“妈,你什么不好,怎么还编筐呢。”蒋梦莹抓起自己母亲的手,看见母亲手上被藤条勒出的条条口子,心里着实有点心疼。
“人哪里有这么娇气,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还不知道吗?”老人转过身,拿了一个小马扎,招呼越泽坐下。
“你们是同学吗?”母亲仔细看着越泽,越泽冲着母亲点点头。
“对了,你们还没有吃饭吧,我去给你们做饭吧。”蒋梦莹一把拉住母亲,我去做吧,多少垫垫,我晚上在做好的。
蒋梦莹走进了厨房,越泽发现自己一个人在屋里更加的尴尬,就跟了出来。蒋梦莹的母亲继续编着没有搞完的筐子。
“不好意思啊,拿你做我男朋友,我妈日子不多了。我希望她在没有遗憾中走。”
“行了,我理解的。没有去医院看看吗?”
“去了,家里的钱基本都花光了。摊上这种病,明明知道是不治之症,但是还是想让她多活一天。人就是这么执着,喜欢做那种明明就知道结果的事情。”蒋梦莹看水开了,就抓了一把面条放进锅里。“家里没有什么好吃的,只能先吃面条了,希望你别介意。”
“怎么会呢,我又不是自小娇惯的人,有东西填饱肚子就行了。”张越泽从菜篮子里面,捡了点新鲜的菜叶,拿到水边洗了洗,等面条快好的时候,就扔到锅里。
蒋梦莹给每一个人都盛了一碗,也许是因为饿了,越泽发现今天的面条特别的好吃,不光吃完了面条,还把碗里的汤喝了。他们两个人在屋里吃着面条,母亲还在忙活着。
“妈,我都说了别做了,家里不差这点钱,我邮寄给家里的钱够了吗?我这次又带了点回来,记得要按时吃药。”
“知道了,编完这个就不编了。你这孩子,上学就那么辛苦,还要在外面工作,你看你瘦的,有钱就自己买点吃的啊。”母亲摸着蒋梦莹的脸颊,“感觉你这次回来比上次还瘦,外面是不是很辛苦啊。”
“妈,你不懂。我这个专业,就是靠着身材和长相的。你看现在电视上面的女孩,哪个胖啊。”
“我不懂,但是这营养还是很重要的。莹莹是妈连累了你。”
“妈,你好端端的说这个干啥子啊。”蒋梦莹把张越泽的碗收拾到厨房。
“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啊?”
“阿姨,我叫张越泽。”
“哦,张越泽这个名字很顺口,很好记。”
“莹莹,一会出去买点肉和鸡蛋吧,家里什么都没有了,你男朋友难得来家里,可不能天天吃面条。”
“阿姨,你真不用客气,我们平时也没有那么多讲究。”
“妈,我不是让你荤素搭配吗?怎么我每次回家,都没有看见鸡蛋呢,你是不是又不听话,没有吃东西啊。”
“吃了,这不是刚巧鸡蛋吃完了吗?家里又不养鸡了,原来养鸡的时候,直接等着鸡下蛋就行了,现在不养了出门老是忘记买了。”母亲匆忙的解释着。其实生活中每一家都是这样的生活,在不断的解释拌嘴再解释中度过的,这样才是家的感觉。
“我现在去买吧,顺便去菜园里面把晚上的菜摘回来。”蒋梦莹为了收拾劳动方便,已经把披肩的长发扎了起来。张越泽发现,这蒋梦莹的五官确实长得非常的精致,而且脸还很小,一双修长的腿,走在路上回头率高,还是有原因的。“我跟你一起去吧。”蒋梦莹和张越泽走在乡间的土路上面,张越泽穿了一双运动鞋,看着两个人的背影,让人想起了记忆中青涩的知青下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