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世界诞生后的第一个生灵,祂是世上最后一个生来就可以享福的生灵,这生灵诞生之后就被众星拥入了中界之中,主导了四界的命名,也最终加入了众星之中。
待这生灵成为了第六千七百五十四颗星时,众星才意识到居然没有一个星星单独收取了过去的雨,于是星星们将各自从上个世界收集的雨赠给了新的星星,而这个名字也就此贯穿了这颗星星的一生。
雨星在还没有升入众星之中时向众星发出疑问,祂困惑于自身为何不是众星中的一员,因为祂们是如此地相像,都是生来就能够享福的生灵。
星星中一颗叫做“文”的星回答了祂的疑问,文星告诉那时还不是星的雨,道:“首先是你诞生时遭受过来自五界的苦难,虽然短暂,但却是事实,其次是在你之前,众星曾一起体历过另一个世界,所以我们是如此的不同。”
雨得到了答案,但却并没有因此而消除了疑惑,于是祂又问道:“那我要如何和你们一样发光呢?”
众星说:“要使你从你自身中发芽,成为新的你。”
雨再次得到了答案,虽然这答案依旧不能让祂如愿,但祂知道这就是星星们关于这个问题的所有答案。
于是祂离开中界,前往其余的五界中寻找自己的答案。
祂首先到的是云界,因为云界是距离中界最近的一界。祂看着云界翻滚的白云,对自己看见的每朵白云都了如指掌,但这似乎对祂想要寻求的答案并无帮助,于是祂离开了云界。
雨接着到的世界是日界,但日界从不单独存在,它和山界交错在一起笼盖着无数的世界,这是从它们被命名时就定下的规矩。
此刻的山界和日界之中已有了不少的生灵,雨便想着去向那些生灵寻求自己的答案。
但当祂接触了那些生灵祂才知道自己想法的天真,祂曾以为自己和这些生灵同样都是这世界孕育出来的,只不过是有一个先后的差别,本质上都是同一种生灵。祂的这个想法是正确的,但不代表没有错误,只因这些后来者们都是在长久的苦难中诞生的,而雨却是一出生就被众星拥了中界之中,祂询问这些后来者们如何成为天上的星,而后来者们却反问祂如何吃饱今天的饭,这使得雨明白了自身和这些后来者们的差别,而祂又想到自己不仅不似这众生,也不似那众星,于是祂终于疑问道:“那我是谁?”
雨继续在日界和山界中漫步,寻找着祂的答案,又或者,其实祂的答案已经找到了只是被祂故意藏在了心中,因为祂想以如今的姿态再多看看世界中的后来者们,因为这或许是额外的答案。
在雨看过了足够多的生灵之后,祂的心中有了一种悸动,这悸动要他回到中界去提出新的疑问。于是祂顺着河流回到了中界,急切地找到了中天星,向祂提出自己新的疑问。
“倘若众生灵生来就要受苦,那它们能有不受苦的一天吗?”
“众星与众生,并无区别。”中天星如是答道。
雨于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就在众星中坐下。
祂一日七化,化作山,化作海,化作云,化作雨,最后祂化作一片虚无,而后又从虚无中化作一颗星星。
众星将过去的雨露赠给祂,以此表示对新星的欢迎。
中天星说:“这应当是新世界的雨,而不再是旧世界的雨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