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帝城毕竟是大周国的国都,能在这生活的人不说全部是达官显贵,但起码也都算是小康之家。即便日子过得穷苦些,也是相对于周围人来说,走到大周国其他地方,也算是富裕的。
这人有了钱,自然也就愿意关心点大事儿、大新闻,平日里大家的谈资不过是哪儿的将军回天帝城履职,哪国来了使臣。
这些司空见惯的事儿久而久之也就没多稀奇了,好不容易赶上十一皇子周天清遇刺,可是够大家茶余饭后谈论几天的。不过,再大的谈资也经不起反复谈论。经历了几日的喧嚣,遇刺这事儿终于被百姓们放下,转而去关心朝堂上对此事的调查。
俗话说,“宰相门前三品官”,这不仅仅是因为任何人都要给宰相府出来的人留有颜面,更是因为从宰相府出来的也都不是俗人,即便是笨一点、傻一点的人,在年年月月日日的耳濡目染之下,也都会懂得些弯弯绕。
天帝城的百姓也是如此,身在大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每个人都能侃上几句当今时事,而这人一聚在一起,乱七八糟的小道消息也就扑面而来了。
这家有亲戚在阳卫,那家有邻居在监察司,也不知真假,反正百姓们对于这刺杀案的论断反而是热烈的起来。
不过,关于天帝城的这些事儿早已经不是周天清该关心的了。
遇刺的第二日,周天帝安排的三百阳卫便已经赶了过来,周天清也差人简单的整理了队伍,便再次出发了。
虽然遭遇了暗杀者的刺杀,但没有周天帝的旨意,他依旧不能回头,只得继续向着天水城进发,一路穿越高山、丛林,路虽有些难走,但风景着实不错,真可谓是“北行千里,览万种风情”。
经历了这次刺杀以后,周天清的心里反倒是安稳了不少。世人皆知,大周国仅有2名皇子,是周天帝绝对的逆鳞,一击远遁也就罢了,再来一次必然要被抓到破绽。到那时,即便是暗杀者在大周国境内也是寸步难行了。
别看这次刺杀,周天帝好像没有太多的动作,但是对于历代掌管大周国的皇族,谁也不知道他们私底下藏了多少底牌。
阳卫、阴卫,或许也只是摆在明面上让别人看的。
“来人止步!”周天清帐外,守卫见一个人走了过来,出声制止道。
“是我,管家!”说话间,管家从怀里拿出了一块令牌,给侍卫们看了看。
虽然周天清一直说后续不会再有刺杀,但是对于周围保护他的人来说,依旧要将所有的隐患降至最低。上次刺杀发生后,整个队伍又被分成了好几个部分,不同的部分有不同的口令,不同的令牌。各个区域只认令牌不认人,没有令牌,不知口令的人如若擅自闯入其他位置,皆以间谍论处,格杀勿论。
而这所有的部分中,又以周天清营帐附近最为严格,除了有限的几个人外,剩下的人全部不准靠近,就连门前的侍从都换成了阳卫。
“你怎么过来了!”营帐内,周天清看着走进来的管家问道。
“殿下,连日来我们一直向北赶路,这天气也是越发寒冷了,怕您晚上着凉,特意给您送点衣物过来!”
“有心了。”周天清接过管家手里的东西,继续说道:“不过,这些应该是用不到了,你忘了我前几日不是突破了吗?虽然达不到寒暑不侵的境界,但这北地的冷风、冷气倒也不用特别在意了!”
说罢,周天清站起身来,看了看管家继续问道:“你有什么事儿就直接说,照顾了我这么多年,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呢?”
“殿下,按照我们的行进时间算,也差不多快到天水城了,我们是不是派人沿途再看一看,别…”见周天清已经如此说,管家便也直接的说道。
剩下的几句话管家没有说,但周天清却已经听明白了。管家是怕再碰到隐藏在暗处的刺杀,所以想先派出点人探探路。
其实,大家都明白剩下的路估计不会再出现刺客了,毕竟暗杀者又不是傻子,怎么会在这个风口浪尖再来一次呢?说到底,这脚下的土地还是大周国的土地,顶尖的高手没那么容易渗透进来,而没有高手前来,那么只一些低等级的暗杀者,又能有什么用呢?
不过,管家也是好心。既然已经开了口,周天清自然也没必要反驳这位最可靠的心腹,也就依了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