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近,雪颜之母的身体也已彻底康复。
这一天,墨尘如往常一般早早跟着葛青跑了出去,不知在山野的哪个角落。村里的车夫老杨驾着驴车停在墨尘家院门口,小莲正提着一大堆东西往车厢里塞。雪颜母亲从后面追上来,与小莲交握双手,一番推辞,直到墨青云带着雪颜上了车才作罢。
小莲站在院门前与探出头来的雪颜之母挥手告别,目送着驴车消失在村口。
午时,墨尘回到家中吃饭,却不见墨青云和雪颜母女,问道:“小莲姐,爷爷他们呢?”
“爷爷陪着周姐跟雪颜回娘家了。”小莲答道。
“她们回娘家做什么啊?”
“马上就过年了,她们当然要回家团圆啦,小傻瓜。”小莲笑着说。
“那雪颜她们还回来吗?”墨尘略有迟疑,但还是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小莲沉默了一下,笑着答道:“你放心,雪颜以后会常过来玩的。”
墨尘顿时产生了非常不好的预感,连忙追问:“雪颜她们以后不住我们家了吗?”
“嗯,雪颜她们有自己的家啊,总不能一直住在我们这里。”小莲轻轻摸了摸墨尘的头。
“为什么不能一直住在我们家呢,不是有人找她们讨债吗?她们回去又碰到那帮人怎么办?”墨尘顿时急了,眼睛紧紧盯着小莲。
“你放心,爷爷会帮她们解决好的。”小莲避开墨尘的目光,然后转移话题道:“好了,快吃饭吧,等会菜都冷了。”说着给墨尘碗里夹了一块红烧肉。
这一顿饭的时间里,墨尘紧追着小莲问个不停,直到他自己也无法说服自己。
小莲安慰墨尘,今后还有许多见面的机会,但墨尘心中仍旧有种难以言喻的失落感,他不言不语,出了家门。
小莲担忧地在后面追来:“小尘,你去哪里?”
“不去哪里,出去玩。”墨尘头也不回地答了一句,跑走了。
小莲站在原地,轻轻叹了一口气。
日子过得飞快,孩子们一天天长大。
每逢过节,雪颜母亲总会带着雪颜来墨尘家走走。从大人们的交谈中,墨尘隐约明白,雪颜母亲带着雪颜改嫁了,但似乎过得并不如意。
这一年,又到了仙缘大会召开的时候。自开春以来,便络绎不绝地有旅人从各地赶来江宁。
江家村里,村民们闲置的房屋已经住满了天南海北的旅人。村子变得分外热闹,除却扎堆聊天的闲人,还有许多追逐跑动的孩子,他们叫着跳着,喊着闹着,活力四射。
这一日,天还未亮,江家村便炊烟滚滚。
全村能用的驴车都已停到村口。今年村中参加仙缘大会的孩子格外多,车夫老杨又提前接了位贵人的预定,因此村中的驴车十分紧张。这些驴车大多无棚无盖,只有几个轮子几块木板,简陋非常。
人群从村内三三两两汇集而来。孩子们一碰面,便兴奋得围在一起说个不停,外地一派,本地一派。墨尘跟着小莲来到村口,和本地派的几个孩子聚在了一起。
大人们闲聊一会,见人陆续到齐,便带着孩子坐上驴车。葛青、秦宇、墨尘、滕杨、滕桃、江佳逸、江龙野几个孩子抢了最大的一辆,把家长都挤到其他车上去了。外地来的旅人们也分成几批坐好,一行七八辆驴车浩浩荡荡。
天光微亮,江家村一行人便到了江宁城水西门外。只见进城的人群已经汇成一条长龙,绵延数里,络绎不绝。孩子们对这种场面倍感新奇,一个个探头探脑,站在车上四处张望。
临近城门口时,大队维持秩序的军士将进城的人驱赶下车马。江家村众人见状连忙都跳下驴车,步行入城。
小莲跑过来拉着墨尘的手,跟着一众村民向城内走去。进城之后,人流越来越密集,街边各色商贩卖力地吆喝着,想趁仙缘大会发笔小财。
还远未到仙隐西路,周遭便已是人山人海,摩肩擦踵。孩子们由于身材矮小,只能看到前面人的衣裤,甚感无趣。
终于,人流彻底停了下来。前方仙隐西路作为仙缘大会的主要通道之一,已经被大量军士隔绝,时辰未到,大家都过不去。于是人们纷纷散开来,找地方休息。
路旁的店面内、巷子里、空地上、院子中,所有能坐的地方很快都挤满了人。由于地方紧张,江家村一众人等被迫分成了几批。小莲带着墨尘,葛青及其父亲,还有滕杨、滕桃和他们的父母,几个人坐在路边一家店前的石阶上。
此时天光大亮,艳阳高照。密密麻麻的人影铺满视野,一片混乱嘈杂。空气逐渐变得燥热,汗水开始从人们脸上、额头上往外冒。
“凉茶三文钱一碗!三文一碗!”
“好吃的冰糖葫芦哟!五文钱一串!”
“卖烧饼嘞,四文钱一个!”
各色小贩扛着大包小包,拎着木桶长棍,在人群中穿来插去,大声吆喝,趁机兜售商品。虽然这时他们的要价比平常高得多,只有极少一部分人愿意掏腰包,但已足够让这些小贩忙得乐开了花。
葛青把墨尘拉起来,趁大家都还坐在地上时,向着城中心方向张望。由于相距太远,中间楼宇林立,即使是那高耸入云的伏龙塔,此时也只有半截黑漆漆的轮廓。
“这个位置太差了,等下仙师现身,我们看不到怎么办。”葛青环视四周,眉头皱起。
“没办法,人太多了,根本没有位置。”墨尘也有些沮丧。
两人无奈,只得又回到路旁坐下,静待仙师现身。
忽然,远处高楼上一片哗然。众人听闻,纷纷站起身。
消息从前方一路传来:“仙师到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