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广场北面,正对着伏龙塔宏伟的南大门。
广场中央七块高大的混元碑,若是落在伏龙塔正门前,与不起眼的石块无异。
葛青仰望着面前的巨门,感觉自己渺小得就像蝼蚁一般。
他身旁一位仙风道骨的白袍老者恭谨地对着正门深施一礼:“神隐宗晚辈季平,拜见太上老祖。”
葛青没有出声,但也跟着老者一块,恭恭敬敬行礼三次。
礼毕,白袍老者小心地伸出手来按在门上。那扇看起来万分沉重的巨门,被他轻巧地一推而开,连半分声响也未发出。
正门裂开一道细微的缝,却已宽阔得足够几人并肩。
白袍老者挺直腰背,端正身姿,领着葛青迈入塔内,两人的身影顷刻之间便消失在一片深邃的黑暗之中。
塔门缓缓闭合,仿佛无人来过。
此时,墨尘正和其他几个孩子一道,沿广场西侧一条小路绕伏龙塔而行。那雄伟的塔身如同一座巍峨大山,牢牢占据右侧视野,拥有教人无法忽视的存在感。
走在孩童们前方的是天火宗的郭师兄。这位郭师兄比较沉默,除了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外,一路都没有什么话。
约莫一刻钟后,众人面前出现一座大殿。
玉砌朱栏的大殿雄伟肃穆,匾额上“册录殿”三个鎏金大字分外显眼。
一行人拾阶而上,步入其中。宽广的殿厅迎面设有一方柜台,两侧粗壮的梁柱直线排开,撑起穹顶。梁柱顶部镶嵌着一圈宝石,散发出璀璨的光辉,照得殿内格外明亮。
柜台内坐着几位服饰各异的仙门弟子。其中一位同样穿红衣的站起身,笑着说道:“士衡兄,想不到是你带他们过来。这是上午最后一批了吧?只有七个人。”
“本来是八个的。”郭师兄故意顿住,卖了个关子。
“还有一个呢?”那位红衣弟子果然有此一问。
“还有一个是至灵根,被长老们带走了。”郭师兄淡淡地说。
“什么?”不光是那位红衣弟子,柜台后其余几人也惊呼出声。“至灵根!”
“是啊,不光是至灵根,还是纯阳至雷灵根。”郭师兄摇摇头,语气感慨。
柜台内诸位弟子一阵骚动,议论了足有半刻,才陆续开始办正事。
孩子们分散开来坐在柜台前,进行登记。
“年龄。”
“我今年刚满十岁。”
“生日。”
“四月十七日。”
墨尘对面的赭衣少年看起来年龄不大,脸上还有些许稚气未脱。他接过身份令牌,没有再提基本信息,只补充询问了一些更为细项的问题,同时伏案记录。
一番忙碌之后,赭衣少年将玉牌贴在额头,与接引台上紫袍青年所为一样。
“好了。”赭衣少年将几样东西推到墨尘面前,语气冷淡。“将瓶中丹药服下。”
“是这个吗?”墨尘指着面前一个白瓷瓶问。
赭衣少年并不答话,墨尘不敢多问,乖乖拔开瓷瓶的塞子,倒出两颗圆滚滚的丹药来。两颗丹药一褐一黄,看起来不太好吃的样子。
墨尘环顾左右,见有几个孩子也拿着同样的瓷瓶。他只犹豫一下,便拿起一颗放在嘴里,硬吞了下去。
这丹药比花生略大一些,入口硬硬的,没有什么味道。进入喉中后开始微微发热,带着一股暖流滑入胃中。随着丹药入肚,腹中立马充实起来,饥饿感不翼而飞,令墨尘大为惊奇。
他接着服下了另一颗丹药。这颗丹药和上一颗完全不一样,入腹之后一股清凉的气息游走全身,让他感觉呼吸顺畅,精神抖擞。
“这……”墨尘本想询问一番,但看着赭衣少年平静得有些冷漠的面容,讪讪地止住了口。
墨尘吞服完丹药,见对方不再说话,便收起桌上的物品。共两块牌子,一块是身份玉牌,另外还有一块巴掌大的木牌。
“瓶子拿走。”赭衣少年如是说。
“哦哦。”墨尘连忙把空瓶一块收起来,起身朝赭衣少年行了一礼。“谢谢师兄。”
他回头见其他几个孩子已经回到郭师兄身旁,连忙跑了过去。
“东西都拿好,我领你们去住处。”郭师兄提醒一句,当先向殿后走去。
册录殿后是一条宽阔平整的大道,两侧立着八座高大的石幢,每一座都极为精美,巧夺天工。石幢整体呈方柱形态,顶上分别雕刻着龙凤、山川、莲花、祥云等图案,象征着不同宗门。
八座石幢两两相对,总共四组,排布在阔道两侧。
当先两座石幢,正中分别题着“神隐宗”、“望月宗”几个大字。神隐宗的石幢顶上雕着一道古拙剑影,望月宗顶部则是一团云气图样。
许多年龄相仿的孩童聚在两座石幢周围,想来应当是前两日登岛的孩子们。两宗弟子在自家石幢下设了桌台,此时都被围得满满当当,热闹非凡。
郭师兄领着墨尘几人从大道中间穿过,周围的孩子对他们见怪不怪。嘈杂的议论声传入耳中,大家都在热烈地讨论着该选择哪个宗门。
“这里叫做明心道。等安顿好了住处,你们随时可以过来。”郭师兄察觉到孩子们不停地探头探脑,开口如此说道。
走过前面两座石幢,紧跟着的一对分别属于“龙凰宗”和“净莲宗”。净莲宗的石幢顶部雕着一朵盛放的莲花图案,龙凰宗则刻着一对交缠的龙凤影像。
再后面是“重岩宗”与“天火宗”。重岩宗对应的图案是一座巍峨大山,天火宗则是一团燃烧的火焰。
最后两个宗门分别是“妙音宗”和“桃溪宗”。妙音宗的石幢顶部刻有充满韵律感的流水纹,桃溪宗的则雕着一朵五瓣桃花。
墨尘看着这些宗门名称与徽标,默默记在了心里。
一行人穿过明心道,进入一片安静的住宅区。一座座独立的院落被纵横交错的砖石小道分隔而开,整体排布井然有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