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穿越三国,从落草为寇开始搜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李奇这边的阵法看起非常简单,但却十分有效,转换也十分灵活。
有道是大道至简,越简单的阵法,破绽越少,张郃一时也找不到突破口,只有凭着个人勇力左冲右突。
司马懿眼见张郃冲不破敌军阵营,对曹丕说道:“李奇的正面果然防守严密,倘若继续下去,只恐损兵折将,还望陛下三思。”
曹丕的脸一直很阴沉,现在听司马懿这么说,更是有如黑云压顶,用低沉的声音说道:“鸣金吧。”
司马懿转头示意士兵鸣金。
其实张郃在听到鸣金的那一刻也有些如释重负。
打了几十年战,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如果要他死在疆场上,似乎也不算什么遗憾的事。可就今天这局面,完全处于被动,仿佛陷入了某种结界一般,自己的能力发挥不到三成,若就这么战死,也死得太窝囊了。
撤退的号令已起,张郃掉转马头,向后撤去。料那长枪队又如何追得上张郃的战马。
就在这个时候,长枪阵忽然闪开一条道来,一员银枪白马之将“忽”的闪现出来,只数个呼吸的时间便赶上了张郃。
张郃隐隐感觉到身后有影子晃动,急忙转头看去,只见一杆银枪正朝自己的后背刺来。
张郃条件反射的一闪,又勒住缰绳,身体后仰,倒刺一枪,却被敌将轻易隔挡。
这时张郃才看清了来将,正是李奇麾下第一先锋赵云。
张郃不敢恋战,拍马便走,身后赵云的枪头就在他不远处晃悠,眼看就要戳上了,张郃只得回马又与赵云拼上几个回合,然后且战且走。
曹丕眼见张郃处于劣势,所率骑兵也消亡殆尽,心下也理解了司马懿的怂,遂问道:“还是徐徐而退,保守合淝吧。”
司马懿道:“倘若现在退兵,李奇大势掩杀,我军必然大败。可遣将佯攻,李奇必转攻势为守势,我军然后可撤。顺便,也可救下张郃。”
曹丕道:“便依仲达所言。”
行军打战的事儿,曹丕真不想管了。
其实作为一个皇帝,能够把人用好,那就挺不错了。所谓术业有专攻,曹丕也没觉得自己在打仗方面不如司马懿有什么可丢人的。
魏军正面冲锋,李奇一时看不透对方的操作,果然将军阵转向防御态势。哪料魏军攻到一半就自动撤退了,还退得井然有序,就像事先确立好了路线似的。
庞统虽然在这个时候看出了魏军的佯攻,可曹丕已然走远,现在追之不及。
却说李奇派关羽埋伏于合淝城外,准备袭击曹丕的败军,不过出了点儿意外。
那蒋济原本是要打算回去救濡须口的,但在半途中听说甘宁已经攻破濡须口,自然就没有必要往枪口上撞了,遂朝合淝退兵。
在临近合淝的时候,与正准备前往合淝城外埋伏的关羽打了一场遭遇战。
蒋济虽然战败,但是被驻守合淝的守将闻讯救了回去,关羽自然也没法在这附近埋伏了,遂往西南方向,李奇与曹丕决战的地方赶去,希望能够截住曹丕的败军。
只是这一场决战,并没有想象中的壮烈,更多的是相互试探,曹丕虽然撤走,但整体实力没有受到太大的损伤。
在回城的途中,合淝城中的斥侯按照之前的约定前来汇报,道:“关羽在袭击合淝的途中与蒋济遭遇,蒋济败走,为合淝守将所救。关羽则改变行程,正朝陛下大军所在的方向而来。”
曹丕憋了一肚子的火,如今更是以为关羽不向合淝而去,是蒋济破坏了整个谋略的节奏,责问道:“蒋济不是佯攻于湖吗?为何会出现在合淝附近?”
斥侯道:“据蒋中郎将称,甘宁识破我军佯攻之计,转而攻破濡须口,现濡须口已失,他只得回合淝待命。”
曹丕听闻此言,沉默了半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