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刘仁跃也是愤怒地拍打了一下床铺,抒发心中的愤懑,却牵动了伤口,引发了一阵疼痛。
徐乐涵接着说道:“之后要去向中郎将报告的事就由我来了,你没意见吧?”
巡防营如此重要,田汾自然不可能就这么放弃了,所以刘仁跃每十天都要去向田汾报告一下巡防营的情况,万万不能就这么将巡防营拱手相让。
听到这话,刘仁跃满脸地不甘,却也无可奈何,他总不能强行拖着这副身体去找中郎将吧?
第二天,到了晚间休憩时分,徐乐涵乐呵呵地去找典军中郎将田汾。
田汾自受任典军中郎将以来也有一段时间了,却一直没有兵权在手。
田家想让田汾领北海大营,北海军有三万,驻扎在北海郡,北海郡就在临京的东边,北海大营离临京更是只有两百里。若是急行军,两日便可抵达临京,北海营的建立就有护卫京城的意思,地位高,权责重。
如此重要的一个大营小皇帝是万万不想让田汾接手的,小皇帝的意思是想让田汾去关南九郡,在那里建设一大营。理由也很简单,关南九郡如今越来越不安定了。
就在八月的时候,关南九郡中的南章郡发生了叛乱,起因是一个守备都尉在这个位置上一待便是二十年,屡屡没有得到升迁,心中愤懑,于是和当地的一位大寇联合起来举兵上万,叛乱自立。鼎盛之时几乎占领了整个的南章郡,虽然很快就被周围的几个郡的守备军给联合剿灭了,但是明眼人已经看出来东齐朝廷对于关南九郡的掌控越来越弱了。
这个时候一旦产生叛乱,或许很快就能够被剿除掉,但是却会给许多心怀不轨之人打一剂强心剂,告诉他们时候到了,可以举旗造反了。
在这次叛乱之后,关南九郡突然有一个教派风行起来。
这个教派号称大圣贤教,有三位教宗:第一教宗号大圣贤师,名叫张添;第二教宗号大圣师,名叫陈鼎;第三教宗号大贤师,名叫吴俊。
这种蛊惑人心的教派在乱时会极其盛行,关南九郡先遇蝗灾,后起叛乱,百姓生活水深火热,所以这大圣贤教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发展了数十万教众。
朝廷也不是不知道这大圣贤教不是啥好东西,可那三位教宗都是地阶实力,还神出鬼没的,朝廷根本拿这些人没办法。
田汾肯定是不愿意去关南九郡,那个地方本来就是穷苦的地方,如今搞不好会起叛乱。
田汾其实是有点自知之明的,他本身实力不过玄阶,军事指挥能力就不提了,真跑到关南九郡建立大营,怕是第一个就要被叛军拿来祭刀。
朝廷上就田汾去哪里就职一事争论了好几天了,田家一党肯定要田汾去领北海大营,世家集团和武将集团大多要田汾去关南九郡。
世家就不谈了,本来属于他们的官职如今被田家大量占据,他们不和田家作对就怪了。至于武将集团,其实他们向来中立,本身的特殊性使他们虽然没有太多话语权,但是也没有太多人针对。
可田汾封侯一事触怒了这帮人,我们拼死血战都不一定能封侯爵,你随随便便摘了他人的桃子,混了战功便也罢了,居然借此封侯,凭什么?
田汾因为自己的职务,其实也算是武将集团的一员了,但是被全体武将给排斥了,楚逸倒是得到了一众武将的认可。
于是知道关南九郡这个烂摊子皇帝有意让田汾去接手便立刻得到了全体武将的支持。
所以当徐乐涵找到田汾,向他禀明巡防营的情况后,并没有引起田汾太大的重视。他现在只想着自己到底要去哪儿上任,巡防营已经不让田汾太过重视了,真要接手北海大营,一个巡防营还用太重视吗?要是去了关南九郡,难道自己还能遥控巡防营不成?
徐乐涵热脸贴了冷屁股,心里一阵失落,田汾真正的心腹是寇隆,否则当初平白捡战功的机会不会不给刘仁跃和徐乐涵,刘仁跃和徐乐涵并不是不清楚这些,而是想着多为田家办事或许能早点入田汾的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