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二天一早,楚逸再次率领数千大军主动出击,骚扰越军,越军昨天经过血战,加上晚上又被楚逸偷袭骚扰,疲惫不堪,只能据守。楚逸令兵士架重盾在前,砍伐营寨边上的鹿角。
越军见状,立即布置弓箭手射杀,连续三天你来我往,双方各有损耗。
不过,越军得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他们的运粮队被偷袭了。
楚逸将越军逼退十里后,东赟便率领了一支骑兵绕到了越军后方,如今突然发力,直接切断了越军的粮道。
楚逸大军在前,加上越国根本就没有成编制的骑兵,无法对东赟造成威胁。
楚逸得到东赟传来的消息,他已经全部歼灭了越国的运粮队并且焚毁了全部的粮食,楚逸便胜券在握了。
没有骑兵的军队面对有骑兵的军队就是这么地无奈。
楚逸一转前几日的攻势,开始以防守为主,而越军知道自己的粮道被劫,也不敢撤军,只能硬着头皮主动进攻。
楚逸的对策很简单,投石机轰击,重盾兵冲阵,骑兵再来两翼包抄,打得越军丢兵弃甲,仓皇而逃。
越国只能派兵回去求援,越国皇帝无奈,派来了使者向楚逸求和。
楚逸趁机提出了自己的条件——两亿金币和三百万石粮食。这对越国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代价,却又不是拿不出来。只有这样,越国才更加不敢轻易对楚逸动手,因为这和平是越国花了很大的代价买的。
越国皇帝虽然心痛,但是自己大军的安危把握在了楚逸的手里,只能无奈地答应了。
楚逸带着自己的战利品得意洋洋地回到了安庆,得到这个消息的小皇帝躲在厕室内拼命捶墙。
“混蛋,这个混蛋怎么又打胜仗了!他怎么不死!他怎么还不死!”小皇帝愤怒地嘶吼着。
不过等到朝堂上,小皇帝一副欣喜的模样,丝毫看不出他内心是如何地恼火。
“大将军果真神勇,一举击溃越军,让越国俯首!”小皇帝带着喜意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
“托陛下洪福,如今我大齐再无后患,必能早日还复旧都。”楚逸如此说道,却让小皇帝眼睛一缩。
真要让楚逸还复旧都了,那他这个皇帝就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了。
不过,小皇帝当然不能说这些话,而是鼓励了楚逸一番。
与越国一战,楚逸用积累的血气又培养出了一千名羽林卫,这些人全被楚逸安排去拱卫小皇帝。
临海关掌握在楚逸的手里,北伐与否的主动权便在楚逸手里,魏国感觉自己有点亏了,虽然吞下了东齐最肥的一块肉,但是北方需要面对大明,南面随时可能遭遇楚逸的北伐,感觉有些头大。
光兴元年六月,楚逸筹备好了军资,率八万大军北伐,为了供应后勤所需,楚逸又征发了十五万民夫。率军离开安庆的时候,楚逸突然提拔了江寒深为羽林中郎将,这让小皇帝惊疑不定,认为江家已经彻底倒向了楚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