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顺之听完吓得浑身冒冷汗,他说到底是个谄谀之臣,而且政治敏感性很低,否则他不会每每第一个就跳出来支持楚逸了。
大家都知道他是什么德行,所以平时也没人在意,但是在劝进的时候张顺之要是再敢像以前那样第一个跳出来,第一个想弄死张顺之的就是程闫了。
程闫作为楚逸手下文臣中的元从第一老臣,劝进第一人必须是他的,谁敢抢就是和程闫乃是整个元从集团作对。
而张顺之真的有过抢先做劝进第一人的想法,毕竟在张顺之看来只有向楚逸表明自己的忠心才是重要的,其他的张顺之几乎不做考虑。
如今贺宪劝说过张顺之了,张顺之也意识到自己不能做这个劝进第一人,也没资格做劝进第一人。
光凭程闫一人,就可以轻易结束掉张顺之的政治生涯。
但是自己能不能往前多走几步呢!这是张顺之现在的想法,虽然有了警惕,但是依旧跃跃欲试。
张顺之的位置是很靠后的,文臣坐的第一位自然是程闫,第二位是夏侯德,第三位是贺宪,第四位是李阁,第五位是阳丘。
这前五位是有考究的,程闫代表了元从,夏侯德代表了一般的世家,贺宪代表了东山岛士人,李阁代表了寒门,阳丘代表了楚逸的同学出身前来投靠追随楚逸的官员。
这五人背后所代表的团体可以说是楚逸手下最重要的五个部分。也有人称这些官员为周王五派——元从派,高门派,东山派,寒门派,明玄派。
其中高门派即世家出身的官员人数最多,楚逸目前手下一半官员都是世家出身的官员,元从派人数最少但是权力和影响力最大,包括寒门几个领头的人物和世家最早追随楚逸的人其实也是元从派,这些人几乎占据了所有的高位。
这五个人张顺之是不能越过的,包括贺宪。张顺之论口碑是完全比不了贺宪的。
虽然张顺之因为出身的缘故被东山岛士人勉强接受,但是只要张顺之敢踩贺宪上去,张顺之会立马被东山派所敌对。
那时候的张顺之就真的是众叛亲离,孤立无缘的下场了,这样会死得很惨,所以张顺之不会这么傻。
这些所谓的派系之分还只是存在于文官之中,军队则没有这些花花绕绕的,军队只需要有一个思想,那就是楚逸的思想,其余的思想觉不容许出现。
在这五人之后,就分别是陈千重,江寒迦,路承,汪惠,何泰英,陈斌,再之后才轮到张顺之。
而张顺之后面就只是楚逸手下新进的官员了,可以说张顺之在老臣中完全就被垫到了最底下。
张顺之想要改变这一切,张顺之的计划是落在陈千重和江寒迦后面,赶到路承的前面。
这点张顺之是有自己的考量的,陈家和江家都有女儿在周王的“后宫”里,张顺之可不想得罪也不敢得罪。
但是路家就不同了,路家被楚逸打压,也没有女儿在楚逸“后宫”中。张顺之作为楚逸的忠实“舔狗”,自认为还是有实力得罪路家的。
张顺之越想越是觉得可行,如今,就等着大朝会那一天到来了。
……
光兴三年九月初一,在无数官员的期盼下,大朝会到来了。
小皇帝面无表情地坐在目前还属于自己的至尊之位上,不知道心里想着什么,但是握紧的双手可以猜出小皇帝内心绝对不平静。
毕竟一旦禅让了,那他就是亡国之君了,楚逸或许因为夺位名声不会很好,但是他作为亡国之君,名声更不会好到哪里去。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除了楚逸,所有的官员都行大礼参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