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张阁老的话语声落下,正德殿外,立刻就有禁军甲士进来,将刚刚被轩辕奇斩杀的那位户部大臣拖了下去。
经过刚刚这位从四品的户部大臣鲜血的洗礼,此刻血腥味刺鼻的正德殿,文武百官格外的稳定,不再像刚才那般骚乱,这正是张阁老想看到的。
“虽然情况十分危急,但还没到亡国的时候,你们慌什么?堂堂一国大臣,竟然不如一位十几岁的皇子殿下。”张阁老冷艳看着文武百官,严厉训斥道。
“太傅息怒,大魏眼下最重要的是,快点商量出一个应对之策。”轩辕泰大声说道。
“齐王殿下有什么高见,此刻但说无妨!”张阁老看轩辕泰,直接问道。
“康国与大魏,两国速来仇怨颇深,今年的天下攻魏,更是康国大将军长空无忌亲手促成,此时如果让长空无忌退兵,无异于痴人说梦,我的意见是,从西南北,三处边军中,各抽调出一部分军力,与长空无忌,在东部战场在绝雌雄,东南西北,四方战场,当属长空无忌威胁最大。”轩辕泰逐渐分析道。
“对,必须让长空无忌血债血偿。”一位礼部大臣附合轩辕泰说道。
“谁人为将?如今的大魏,谁人可与长空无忌在战场上一决雌雄?”张阁老眼皮都没抬,看着轩辕泰的眼神中,失望之色浮现。
“太傅,此事万万不可!”沐王轩辕羽站了出来,大声阻止道。
“继续!”张阁老声音淡淡。
“眼下大魏国库已空,打不起任何一场战争了!先不说从西南北三境调兵这条计策可行与否。假如真的抽调兵力,那么,就能保证战胜东境长空无忌吗?如果西南北三境战线,因为被抽调了兵力,战线有失,一个长空无忌已经够让人头疼的了,在增一处,或者三方战线全部沦陷,大魏危矣。”轩辕羽胸膛高挺,神色悲愤,声音洪亮有异。
“那沐王殿下以为如何,待着这里,什么都不做,等着长空无忌自己退兵返回康国吗?”轩辕泰忍不住嘲讽道。
“无论如何,大魏现在不能打了,国库也打不起了!”轩辕羽据理力争,一丝不让。
轩辕奇冷眼看着这一切,转眼之间,朝堂之上,又吵了起来,主战者慷慨激昂,痛说大魏从前的光辉历史,帝王将相。主和者,同样比比皆是,为了民生计,为了和平计,有着什么样的困难,万一再次失败,有着怎样的可怕后果。
轩辕奇又是一声长叹,这哪里是朝堂,简直就是菜市场嘛!难怪父皇不愿上朝,每天没对这样的一帮臣子,简直就是压力巨大。
平时,不论多么的道貌岸然,多么的儒雅俊美的六部官员,此刻,在这大魏朝堂正德殿之上,或许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许是为了青史留名或封侯拜相,也可能真的是为了大魏的天下万民生计,一个个争的面红耳赤,吵得不可开交。
昨夜,轩辕奇就认真的思量了大魏如今的情况,继续维持东境战争,对于此刻的大魏根本不现实,也不可能完成。既不能战,那只有主和一条路,那么问题显而易见,该怎么样去和谈。
应当拿出足够大足够多的利益,这份利益大到可以压下长空无忌对大魏深入骨髓的仇恨,大到可以让大康的文武百官,枉顾大康国最直接根本的利益。
想来,应该无非就是割地、赔钱、和亲或者皇子入康国为质。
但是这种话,无人敢说,无人敢提,谁提了,谁就是大魏的千古罪人,会被大魏亿万子民,后背世世代代戳脊梁骨的,所以此刻,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只是在吵,吵得越厉害,实则越无意义,但是不得不吵,这是态度,或因利益、因情面、因为文武百官本身,这个时候,必须要面红耳赤的吵,越激烈越好。
“都是人精啊!看着傻,实际一个比一个精明,接上条尾巴,就是只猴子。”轩辕奇心中暗道。
轩辕奇思考问题的时候,没有发现,朝堂之上另一个也是十分清醒的人,正在悄悄地观察着他。
张阁老看着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心中越发的安静,知道东境战败的消息时,略微思考了片刻,张阁老的心中,已然知道该怎么样去解决东境战争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