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外界的纷杂林文雷并没有关注,他的注意力始终放在他的球队提速上边。
借助进攻辅助系统,球队习惯了空档和机会出现时,快速的做出反击,练到后来基本上成了套路,快速直接。
不过进攻辅助系统不但锻练了进攻,后防开始注意不给进攻留下空档和机会,越来越有心得。防守的无球跑位和协调在一次次被攻击中锤炼的越发精进,即使有超级计算机作分析,也越来越难发现后防的空档了,也算意外收获。
然后就进攻套路,特纳通过计算机将队员的特点和能力综合,选择出十几个常规进攻套路进行训练。
刚开始是只有进攻队员的无对抗训练,然后熟悉过后又加入对抗训练,再运用到比赛中间。
整个春天,16都在憋着口气埋头苦练,包括基础训练、进攻演练和力量训练各占1/3,即使全力压迫式快节奏进攻也可以保持半场。如果通过节奏调节,16可以全场发动4次10分钟的高强度逼抢,或者3次15分钟左右的高强度逼抢进攻。
球员方面,蔡荣裕还是适应了些身体对抗,同时把本来就很好的技术磨练的更加精湛,前提到前腰后表现好得多。
又特意教了他跳水,有些躲不开的犯规就以假摔或者利用规则摔倒来保护自己。
这方面规则的利用也对球员有系统的传授,刚开始这些年轻球员还很反感,但在教练的要求下进行了学习。包括跳水动作、自身保护动作,还有对手心理、裁判员心理的分析。
这方面采取的是填鸭式教育,不要求队员必须使用,但必须了解,也是结合在球员自身保护中讲到的。
瓦格纳球探也在年内给球队寻找到了前锋孙格和中场冯扬,还有中卫夏吉轩做为补充。
前锋孙格的身体素质非常好,高大而强壮,瓦格纳对他的评价是天生的中锋。一个符合德国球探预想的中锋,首先头球非常好,因为在原先新域自治区球队他是踢中卫的,头球经过特意从德国请来的克洛泽原来青年队教练施莫尔克的雕琢变得更强。
同时脚下技术也被大量的重复训练开发出来,甚至跟13的苏坦去学习跑位。
因为江夏火焰一直是利用训练比赛来重复固定球员学到的技能,所以孙格的提高即扎实又迅速。
有了个桥头堡式的中锋,16的进攻套路更加丰富。
荣石、赵耀、和孙格成为了16的前锋主力,陈普、高荣、蒙熙和、魏勇韩光海也各有特色。
中场方面,蔡容裕、樊华、郑直、林春城成了常规主力。夏东海、宁子正、冯扬、冯华凯、孙乐天成了替补。
后卫中间,甘荣、宁武和谢赫是主力,但夏吉轩、林云逸、田有志、王道新、夏季也具备很好的实力。
门将方面安师道、韦海明两个水平不相上下,必要时陈普还得替补一下他俩打队内训练赛。
正在计划暑假的全省青少年锦标赛和欧洲集训时,魏宏江通知和全运梯队在6月12日踢一场热身赛。
这个消息让队员们有种复仇的情绪在里边,都憋着口气要教训一下对手。所以替补参赛的安排上,林文雷第一次受到了队员们的联合反对。
6月12日的比赛是在江夏FC训练基地进行的,许多球队家长也因为冬天的事对青运梯队抱有敌意,特意跟队过去加油助威。
而林文雷一直在努力消除这种敌意,即使在大巴上最后讲解安排也在说:
“该怎么替就怎么踢,他们和冬天的事没有关系,有关系的人已经在新域了。”
“还有个12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