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二人又在庭院里温存了许久,直到小妹出现之后才分开。午时,殷念在柳树边浇水,当初的细柳,如今已经可以为他遮风挡雨了。
“长得真快。”殷念小声说道,“我也想再长快些。”
这时,殷世航却突然从门外进来,搀扶着一个白胡子老头,老头一手拄着黑金龙头拐杖,一手搭在男人臂弯,颤颤巍巍的步子看的殷念心底着急。
“念儿,正巧你也在,快过来,见过你的老师。”男人招了招手。
殷念慢慢走了过去,打量着眼前的老头,怎么看都是行将就木的样子,怕是出气多,进气少。
“大官人慎言,老夫还未收下这个弟子。”老头很骄傲,仿佛看不上殷念的样子。
殷念也不着恼,倒是一旁的男人有些不悦的说道:“先生这是何意?方才在书院中......”
话还没说完,就被老头打断道:“方才在书院,老夫也只是说来看看,何曾应下?”
男人吃了个哑巴亏,苦于老头身份,也不好再呛声。殷念倒是忍不住了,老鳖三,惹谁不好,偏要惹他。于是向前迈出一步,开口说道:“那不知先生,如何才能收徒?”
老头看着殷念从容的小模样,心里有些惊奇,但是嘴上依旧不饶人的说道:“自然是要经过老夫的测试后,才能拜入老夫的门下。”
殷念抬头直视老头的眼睛,说道:“请先生出题。”
“小娃娃性子就是急躁,也罢也罢,老夫今日前来,也不过是还你大官人一个人情,此间事了,无论结果如何,从此一笔勾销吧。”老头笑了笑,对着殷世航说道。
殷世航也无所谓,书院不行,就去学宫,学宫再不收,以后,他殷世航就自己教!
“小娃娃,老夫也不为难你,三道题,只要你能答上来两道,便可入我门下。”老头手抚长须,语气中带着一些傲然。
“请先生出题。”殷念再次说道。
“前几日,书院有学子想要带着老夫出城踏青,老夫本不愿去。算了算日子,入冬月余,索性走上一遭。过那凤凰山时,抬头北望,却是看见寒山千里染素雪。”老头怡然自得,本以为是在讲故事,却突然抛出上联。
“老先生,凤凰山上北望,可见不着寒山,该是长江一横映腊梅才对。”殷念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场面瞬间僵住,老头没有想到这小不点能这么快就答上来。不仅对仗工整,还驳了他的原意,当真是绝对。他一时间愣在当场,没有说话。
殷念可不管他,接着又说道:“啊,老先生,您应该是在出题吧?真是抱歉,小子不知雅意,坏了先生的意境。对了,若您上联是寒山千里染素雪,那小子接着一句冷月九天飞白风可好?”
老头看着眼前的幼童,瞳孔顿时放大。他知道,这世上是有天才的,他就是一个天才。所以,殷世航初到书院寻他时,说的话,他也只是一笑而过,再天才,还能生而知之吗?又不是夫子,他有这个自信,除了夫子,当时论文,他首屈一指。
“倒有几分急智,按说凭这两句,你已经足够通过测试,但是规矩不可破,老夫说过两道题,那便是两道题。”读书人嘛,死要面子是出了名的,更何况堂堂的书院院长了。
“请先生出题。”殷念依旧不急不缓。
“文修一道,最重修心,夫子德配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你可知道,究竟何为修心?”老头再次发问。
殷念心底不屑一笑,文学不考,考哲学。当下也不犹豫,回道:“心之固,惟吾所愿尔。小子认为,心有不定,方才修心!”
老头闻言怒急,手指着他破口大骂:“黄口小儿,牙尖嘴利,侮辱圣贤,不当人子!”
“先生,还有第三题。”殷念仿佛没有听到训斥一般,死死捏住身旁男人的衣角。
“你自视甚高,老夫也教你不得,就此别过吧。”老头却是不想再出题,气愤地挥了挥衣袖,就要离开。
“老先生留步。”殷念叫住了老头,朗声说道:“先生不辞辛劳,来我殷府做客。先生虽两袖清风,但是殷府也有自己地待客之道,小子才疏学浅,特为先生送上一首诗。”
老头闻言更加怒不可遏,这是讽刺他不修教养呢,他停下步子,转过头,看着殷念,咬牙切齿地说:“老夫听着。”殷念淡然一笑,神情中都是自信,他往前一步,口中也跟着念道:“晨起别院落清啼,日晖小叩窗,半点霞光。”
老头细细品味,这是一首长短句,句中饱含贵客上门的深意,他有些惊奇,难道这小子是要认错吗?
殷念再次踏出一步。
“门前绿柳叶稍黄,素雪压白霜,一丝凄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