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七月中旬,接到家里打来电话,说要拆迁了,这让我想起了家乡的大瓦房,大房是红砖灰瓦,木头房梁。
在过去的年代,农村建房平常人家舍不得花钱用石灰,基本上都是泥土,加上稻壳和麦壳和水混合,作为粘合剂。
几个老瓦匠,带着十几个年轻的小瓦匠,用锹用铲挖地基。
用四个绳子吊着水桶粗的大木桩子,高高拉起,猛地砸下,夯实泥土,为了保持四个人用力一致,嘴里就要不停的喊着调子,嘿呦!嘿呦!
打好地基,就要一砖一砖的砌房。
砌到高处时,神奇的一幕就发生了!小孩子最爱看这一幕。
只见一个人站在高墙底下,拿起一块砖头,甩开膀子,用力向上一抛,砖头在空中就像长了眼睛,飞到了高墙上的砌砖人身边,而砌砖的老师傅,信手拈来,这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天衣无缝,一切几乎完美。
墙到一定高度之后,装上三角房梁,房顶是用芦苇铺上的,然后在芦苇上再放上混合了稲壳麦壳的湿泥,再盖上瓦片,三间大瓦房就完成了。
再装上大梁的同时,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做。
主人家会在当天晚上,准备好白馒头,在高兴和喜庆的日子,红色是人们的最爱,所以白馒头的中间点了四个樱红的小点,还有被洋红染过的红花生,再加上苹果,梨子,主要的就是小糖快了,装的满满一抖。
第二天大梁上房,红红的炮竹,从未封顶的屋脊,高高的悬挂到地面,这个时候房子的正前面,已经围满了,看热闹的大人,和等待抢糖果的小孩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