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下旬,天气渐渐变冷,霜降要来了,早上燕子门在门前的电线上聚集,站成长长的一排,从南面大李庄飞来了一只老燕,他叫老豆,是两个庄子的领航燕,他从电线的一头飞到另一头说:“到齐了吗?”
大米:“还没有。”
老豆:“不管了,没到的转达,三天之后我们就南迁大刘庄所有的燕子,三天后早上飞到李庄。”说完便飞走了。
中午时分大米小米在窝里休息,一只小燕飞到屋里又,飞了几圈大喊:“老爸老妈,我回来了。”大米小米在睡午觉,睁开眼睛,小燕已经落到了窝边上,小燕从窝边上跳到了大米的身上说:“老爸老爸我回来了,你看我又长高一些了。”
大米沉思了片刻说:“你是老几啊?有名字吗?”
土豆:“我是四月份的老四,我有名字了,我叫土豆。”
小米用翅膀赶着土豆:“快从你爸身上下来,让我看看你。”
土豆扑小米的怀里:“老妈!老妈!快看看我是不是要高了一些。”
小米点点头:“嗯!”一会儿又进来了一只小燕说:“爸爸妈妈,我回来了。”
飞到了钉子上,对大米小米说:“自报家门,我是四月份的老大,叫石榴。”
大米用期盼的眼神对石榴说:“石榴,快飞来爸爸这里,让爸爸看看。”
石榴小嘴一撅,头一仰:“不!爸爸,我已经不是宝宝,你能看到我不是吗?哦!对了,老二和老三今年不回来了。”
小米点点头:“好了,知道了。”大米小声对小米说:“有点高冷呀!怎么不像你呀?”
小米脸色一冷:“像我好吗?如果我要是高冷一点,也不会轻易让你追到,真是便宜你了。”
大米傻傻一笑:“啊,是这样啊,孩子们走!我们一家人出去遛一遛。”
小米:“不行,你带孩子们出去玩吧,我要在家里等着,说不定还有孩子要回来。”
大米:“小米!辛苦你喽。”
晚上一家人,都到了一起,今天就回来了俩,两个孩子睡在窝里,大米小米睡在钉子上。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他们一家人在屋里休息,又回来了两只小燕,是七月一窝的老二老三,老二有了名字叫苹果,老三也有了名字叫花生,他们还带来了老大和老四的口信,他们今年随别的燕群不回来了。
小米:“来认识一下,这是石榴姐姐,这是土豆哥。”
苹果土豆回答:“哥哥姐姐好。”
石榴和土豆:“弟弟妹妹好。”
下午时候,村上的燕子都在大米家门前的电线上面聚集,有100多只,铁塔和油菜花的孩子,一个都没有回来,大枣和雪梨,他们今年有八个孩子只回来了3个,瓦片和风筝今年有九个孩子,另外他们的孩子还带回了四只,所以他们的大家庭有15个燕子,瓦片到处炫耀,“瞧!有其父必有其子。”
铁塔一脸不屑的样,“瞧你那得瑟样。”
瓦片对铁塔说:你是嫉妒我多子多福。”
铁塔:“有没有福那可不一定。”
大米绕着电线上排成排的燕子飞了几圈说:“大伙都到齐了吗?”
其中有燕子说,“该来的都来了,没来的也不能再等了。”
大米:“那好!后天一大早我们就飞往大李庄。”
迁徙的时候到了,早上山山早早来到了屋顶和大米小米孩子们一起道别。
山山:“孩子们要保重啊,要听妈妈的话。”
小燕子们的点点头:“山山叔叔你也保重。”
燕群集结完毕,一起飞向了李庄,李庄的燕群也集结完毕,两个庄子的燕群加起来有300多只,老豆一声令下,迁徙正式开始。
他们一路飞过,半城镇,陈圩镇,来到了临淮镇,一路上高空俯瞰,一个一个的大瓦房,或错落,或有序的组合成小村庄,一片一片的小村庄坐落在田地之中,一大片一大片的田地包裹着村庄,一条一条或蜿蜒,或笔直的小路连接着村庄和大马路,村庄里面长着高大的杨树,大杨树上不停的有喜鹊叫声,好像再说:“看他们又往南飞了,冬天快来了。”
半个时辰的功夫,洪泽湖已映入眼帘,广阔的湖面,好像一眼望不到边,在没有遮挡的湖面风要比陆地上更大,风吹湖面波浪,一浪接一浪,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他们顺风飞行,在北风帮助下能够使它们飞得更快,老豆带头飞向了洪泽胡,燕群也紧随其后。
十几年前的洪泽湖,有很多围网围成的螃蟹塘,螃蟹塘就像田地一样,一块一块整齐排列在洪泽湖里面,螃蟹塘与螃蟹塘之间3到4米的水道隔开,用于行船运输饲料,螃蟹塘从洪泽湖的边上一直向湖里延伸几公里。
螃蟹塘上面经常会有很多水鸟飞来飞去,他们在围网的边上捕食小鱼,飞累了就站到围网的竹竿上,有白鹭啊,海鸥呀,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水鸟,竹竿和竹竿之间一般相距5到6米,两个竹竿之间各站着两个海鸥,其中一个用翅膀指着天空大喊:“你看是燕群,他们往南飞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