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拌菜又称好吃多吃,相传起源于清末李鸿章一次招待洋人的宴席,那些洋人都是饿死鬼托生,把丰富的饭菜尝了一个遍还不肯走,眼看没菜上了,李鸿章心生一计,让厨房将撤下去的剩菜能合的合在一起热了热再次端上来,这本来是糊弄洋人的把戏,但没想到老外吃了以后大加赞赏,便硬着舌头问李鸿章这叫什么菜。李鸿章正没有词儿,便随口说道“好吃多吃”,谁知“好吃多吃”正好暗合英语杂拌的意思,于是“好吃多吃”杂拌菜边便流传开了。
这则故事虽然是个笑话,不知真假,但几样不相干的菜相互一合,汁水相混下确实有着不一样的味道,在孙有道带动之下,不大一会儿一盆“好吃多吃”便见了底,众人依然意犹未尽。
“大郎君,没想到您还精通厨道,这当真是天佑我秦家客栈,您看看能不能再传两手,咱们客栈便可勇冠邺城了。”
孙有道两眼放光的大拍马屁,嘴里还在咀嚼着最后一口“好吃多吃”,这家伙有经营眼光,一眼便看出这杂拌菜有市场前景。
思路一打开,秦越的大脑顿时活了,略略思考下,也不管中餐西餐,凡是用不着辣椒的饭菜一律剽窃了过来,油炸,焖炖,蒸煮……人类在饮食史上用到的方式确实不少。
仅仅一个时辰以后,叫花鸡、肯德基、扣肉、煎混沌(其实就是水饺,不过宋以前的人称之为混沌)等六种菜便隆重出世,如果不是考虑到后续发展,秦越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菜全部“发明”出来。
“嗯,不错。大郎君,我看刚才这六菜合一不如取个喜气名,就叫六福菜。您看如何?”
孙有道打着饱嗝发表着议论,他实在是吃不下去了,但依然“勉为其难”的每样菜都品尝了一番,最后才挺着孕妇一般的大肚子非常不舍的放下了竹筷。
“名字的事你去想就行,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让别人知道咱们客栈有新菜。”秦越看着空空如也的大堂,心中颇有些惆怅。
“此事好办。大郎,让孙掌柜写个水牌,来了客人便请他尝用,六福菜这些佳品味美可口,日后必可广为天下人所知,我秦家客栈定当财源广进。”自称吃不下去的秦贵打着饱嗝建议道,他一把年纪,长的又干瘦,没想到抢起吃得来一点也不让满身肥膘的李九。
“这个自然要做。不过还需要做点别的……哦,对了。李九,等明天你去找个造锅的铁匠,得要手艺精些的。”
秦越坐到了椅子上。要想让人知道还得靠广告,可广告怎么打还真是个问题。他本想利用人们的虚荣心来个“竞价头桌”,但一想“自己”的臭名在邺城影响不小,别人躲还来不及,这个事儿便很难做成,也只能想别的法子了。
“我看不如这样,别的办法再想,咱们还是先来个免费赠送。找人满大街的吆喝吆喝,就说秦家酒肆出了新菜品,三天内免费试吃,过了三天便得不着了。”
“三天!”
这些话差点没把孙有道的心给惊出嗓子眼。不过没等他肉疼完,秦越的白眼就已经瞟了过去。
“没有赔三年的胆识还开什么店?再说不这么弄还能怎么办,我这名声……唉,孙掌柜用不着担心招不来客人,这些菜你们喜欢,别人也会喜欢。只要能来一桌就不愁名声传不出去。这是滚雪球……算了,不说了,就这么办吧。”
“是是是。”
这里正商量着,没想到店门口忽然传来了福根儿的喊声:
“出去,出去,没给你们吃的。”
“小哥行行好,菩萨保佑大善人。”
众人闻声转过了头去,只见福根儿正在门口撵着两个蓬头垢面、满脸菜色的乞丐。那俩乞丐大概是闻到了炸鸡的香味,任凭福根儿怎么阻拦,大有硬冲进来的架势。
做人怎么能这么刻薄,看不见他们真饿了么,再说桌上剩下的菜不吃也浪费。秦越忙喊住福根儿,温声问道:
“你们饿了?”
“是是是,大善人,您就赏口吃的吧!”
两个乞丐作揖打拱的面向秦越,但眼角却总是瞟着桌上吃了一半的菜品。秦越见他们这副模样,便点了点头道:
“嗯,进来吧。这里还有些剩菜,你们要是能吃下去只管都吃了。”
“东家,怎么还让他们进来?赏他们些干饼硬馍就是了,何必糟蹋好东西。”
孙有道很是可惜的劝道,但秦越却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孙有道也只得眼巴巴的看着两个乞丐跌撞进门来风卷残云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