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
一声巨响过后,赵军的营盘城墙连同阵纹被轰击出一个巨大的豁口。
栗瑜发出的这一击正好抓住了,赵军营盘阵纹在秦军细作冲击下最脆弱的一刻,并一击建功。
栗瑜随即下令道:
“全军听令,组锋矢阵,全军突击。”
旗语急传,鼓声大作,号角声骤起。
秦军顿时由破城阵变阵为锋矢阵,在赵军营盘城墙倒下的漫天灰雾中,冲杀了进去。
而目瞪口呆的赵王,不知所措的被贴身的亲卫,几人驾着,疯狂向后方逃跑。
毕宝璋也慌忙地随着赵王一起向后奔逃,但嘴上一刻也没停下的嚷嚷道:
“给我顶上去,守住缺口,顶上去!
后退一步者,杀无赦!”
虽然,毕宝璋嘴上再叫嚷着,但逃跑的脚步可一刻也没有停下,甚至还冲在赵王的前面。
而在三颗红色信号弹升起的时候,长孙伯勇仍然智珠在握,没有一丝的慌乱,因为他对自己费尽心血组建的永夜司充满信心。
长孙伯勇认为即使大秦的细作对阵纹节点的冲击,会对赵军营盘的阵纹带来些许的动摇和削弱,但防守只能由万人组成的“攻城阵”仍然绰绰有余的。
但当百米的血色大锤冲天而起的时候,他知道自己错了,秦军中居然有一位兵法大家,居然可以导引军势和血气,短暂的将三柄血色大锤合而为一。
当百米血色大锤砸下的轰隆声传来,长孙伯勇第一时间不是带兵逃离,而是马上组织人手,向着城破的方向冲去。
长孙伯勇想用人命去填这个缺口,好给赵军修复赵军营盘城墙和阵纹的时间。
但城墙一破,再加上赵王一退,赵军兵士皆无再战之心,都裹挟着向后方退去。
长孙伯勇率领着自己麾下的人马,想冲去堵住缺口,但被裹挟着向后退去的士兵,冲击的前进极为缓慢。
即使长孙伯勇挥剑砍杀了好几个退下来的士兵,依然没法止住颓势。
长孙伯勇身旁的黑衣人开口劝阻道:
“长孙大人,撤吧,兵败如山倒,若我们再向前,被退兵冲乱了阵脚,就连逃跑的机会都没了。”
另一名黑衣人也劝道:
“大人,撤吧,再不撤,我们就来不及。”
长孙伯勇神情凝重,不容置疑道:
“无论如何也得找到赵王。”
身旁的黑衣人继续道:
“大人,乱军中想找赵王谈何容易?”
长孙伯勇下令道:
“收拢败军,保持阵型,结圆盾阵,树赵王旗帜,赵王看到旗帜会向我们靠拢的。”
“可秦军也会向我们靠拢?!”
“休要多言,违令者斩。”
而秦军组锋矢阵从赵军营盘城墙上的巨大缺口,跃马而入。
随即,斩开了一场无情的屠杀。
在训练有序的秦军携带阵法的攻击下,赵军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没有城墙的掩护,只能引颈受戮。
但赵军的更多死伤,来自于锋矢阵驱赶下的互相践踏。
而秦军则组成锋矢阵跟在赵军的败军后面,一路撵杀。
随即,秦军发现了,还有一支军队还树立着赵王旗帜,再收拢着溃军,并结圆盾阵,好像再等着秦军前来一般。
秦军当然不会再给赵军聚成一块,站稳脚跟的趋势。
栗瑜当即下令道:
“全军出击直取赵王旗帜。”
三万人组成的锋矢阵随即向长孙伯勇所组成的圆盾阵扑了过去。
锋矢阵携大胜之势,朝着圆盾阵横冲直撞而去。
深蓝色的锋矢与土黄色的圆盾悍然撞在了一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