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先是轻车熟路地到了孙家铁铺。
“老叔,之前跟你定的东西怎么样了?”
刘贺这幅朴素的样子,到叫孙万世一时没认出来。原来孙铁匠这半个多月以来一直在埋头苦干刘贺布下的任务。
“公子来了,我阿父在里边呢。”许久不见,估计是打铁的缘故,孙万世看着比之前壮实多了,不过皮肤也黑了些。
铁匠铺地下的冷却池里现在已经摆了十数套马鞍和马镫。
刘贺随手拿起了一个,样式和设计图上也稍有不同,许是孙铁匠又调整了一下。前世刘贺也只在马场稍稍骑过几次,并没有太仔细地研究这东西,一时也看不出来什么。
“公子,”见到刘贺,孙铁匠停下了手上的动作,“前面几副有些失败,后来小人调整了一下,先只做了十三套出来,不过这会熟练了会越来越快。”
“老叔做的不错,辛苦了!”纪珩从袖中掏出一袋金放在案上。
那钱袋看着分量就不轻,孙铁匠正不知当拿不当拿,刘贺先出声:“老叔不用推辞,这都是你应得的,日后你能拿的还远不止这些呢。”
“那小人就先谢过公子了。”孙铁匠笑得开怀。
确实,等宫里清理干净了,还需要孙铁匠把这项技术推广开去。不,不止是马鞍和马镫,刘贺忽然又有了新的想法,Uww.uknsh.既然要加强兵力,不如建个兵工厂如何?
刘贺让迟毓和迟懿先拿了几套回去试着,又带着纪珩来到了王城最著名的茶楼——登临楼。
每次看到这个名字,刘贺就能自然想到那篇著名的词,“把吴钩看了,无人会,登临意。”
也因为梁衡的一篇《把栏杆拍遍》,辛弃疾就成了不爱语文的刘贺读诗词的唯一动力。就冲这个名字,他也想会会这楼的主人。不过他低头看看自己身上朴素的衣服,还不是现在。
刘贺和纪珩在茶楼寻了个角落坐下,散布消息这种事情也是需要技巧的。
原来他选定这座茶楼不单单因为它的名字。而是这楼的主人心思精巧,楼里供奉着专门的说书先生,讲述着不同的故事。而且价格平易近人,因此每天来往的人也络绎不绝。
可是刘贺却疑惑了,汉朝居然有说书先生?
不过这会时间尚早,楼里略显冷清,说书先生也还没“上班”,倒也给他找人寻了个方便。
这家的店小二也不像电视剧里那样,看刘贺二人穿的简单就多加轻视,反而恭恭敬敬地下去请人。刘贺挑挑眉,对这家茶楼的主人更是感兴趣了。
不多时,刘贺就知道为什么那么多女儿不顾矜持,带着帷幕也要来这里喝茶吃饭。
说书先生名乔修,约莫二十出头的年纪,一身白袍,身形修长,面容俊美,行走间的气度更似侠客而非书生,自带飘逸。
待刘贺说明来意,他有些诧异:“小郎是说要大王要在这里审案?这可真是……闻所未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