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日后可是就要在江夏安顿下来了?……还是,要跟着某跑?”
乔修也从刚才的话题里回过神来,见刘贺言语调侃便也不在纠结,笑道:“修奉家主之命,得缠紧了公子。”
……
刘贺说话算话,第二天就带人上永城大街买了处三进的大宅子。
群众基础已经铺垫好,算算纪珩那边时间也差不多了,刘贺就不需要再装低调。
若说长安那处宅子是姚诠白送的,这个可就算刘贺自己的智慧结晶了,哦不是,是中国广大人民智慧的结晶。
对理工科出身的刘贺来说,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做各种机关。
机关术虽然在战国时期已经有所发展,但总也比不上现代人所积累的智慧。几块简单的木料,到了刘贺手中鼓捣几下价值就翻了几十倍,饶是这样却也是普通人家所能够支付的,比起战国时的机关来说更能推广开来。
这些机巧再经由姚诠的商队卖出去,所得利润同刘贺对半分,哪怕不是富可敌国,刘贺也是赚得盆满钵满。
至于镜子、灯泡、发电机一类的东西,一是原料难寻,二是怀璧其罪,三是刘贺理论比实践掌握得多得多,真要做起来,只怕得耗费不少时间去实验。他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刘贺和姚瑾此时正立在宅子前,抬头思索牌匾上应该写什么比较好。
“小瑾,你家牌匾上都写什么啊?”难道要很俗气地写唐府?唐家大院?
“我家?不告诉你。U w.ukanshu.m”
“为什么啊?”这有什么不能说的吗?还是这妮子脾气又上来了?他好像最近没得罪她啊。
“没什么……”姚瑾口气听起来不像是在跟他置气,“就是不能说而已。”
“……好吧。”最后刘贺左思右想,着人在上面刻了两个大字——唐门。
因那日刘贺在登临楼出的风头太大,唐门的牌匾刚挂起来,内里还没开始翻修便引来了不少围观的人。姚瑾柳眉一树,转身就往内院走去。
按说因着最近以吕家为首的富家子太过横行霸道,遇见这样的有钱人江夏居民普遍都是绕道而走。
不过刘贺昨日却已然站在了吕构的对立面。人便是如此,没有人替你出头的时候只好自己强忍着,一旦有人出了头,第一反应是先将那人往前推。
刘贺也不去责备他们什么,毕竟他们也只是为谋生存。
不多时,人群中便有人出声了:“这位公子……你还是多去找些帮手来的好。”
“是啊,怕是那吕公子不久就要带上来砸了你这匾。”
倒是比昨天语气和善些,刘贺笑道:“诸位且放心,我相信即使吕公子是刺史的侄儿,太守也会秉公处理的。”
“哎……公子你还不知道吗,那太守,明明就是和吕家人是一伙……”
他还没说完,旁边人赶紧推了他一下,“别说了……”而后方才围着的人立马让出一条通道出来。
刘贺顺着那人的目光看过去,果然是吕构,他嘴角勾着笑:“来得够快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