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剿匪队平定高平县匪患已经过去了五六天的时间。
黎彬原本以为会有所反应的各方势力,比如官府或者郭师爷代表的潜龙组织,在这几日里都没有任何的反应。局势一如既往地宁静,仿佛暴风雨即将来临。
对此,黎彬虽然心中不安,却也没有办法。这些势力既没有跟自己接触,也不对自己采取行动,这让黎彬根本无从猜测他们的态度,也就没有办法去应对。
唯一能够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就是强大自身。故而,这几日里黎彬都在忙着整训剿匪队,跟铁巧手等人交流技术等。
直到第八天的时候,一封信被送到剿匪队大营,终于打破了目前的宁静的局势,不过却也让黎彬感觉松了一口气。
那是一封招安令。
此刻,黎彬、凡尘、李绵冰、孙志才、廖根生等人都在会议室之中,商讨招安令之事。
凡尘有点郁闷,道:“怎么又是这个郭师爷,真是阴魂不散!”
李绵冰思考片刻,也道:“不过我有点想不明白,这一封招安令,本该是由郡里发的才对。可为什么不是郡里来人,却偏偏是由郭师爷来代办?”
按理说,郭师爷只是一个代理县令,并无多少权柄。可偏偏不知为何,高平县的新县令迟迟未能上任,让郭师爷几乎坐正了县令的职位。此番郭师爷更是越俎代庖,直接揽下来郡里的活,更让人难以理解。
孙志才说道:“队长,恐怕郭师爷是跟你杠上了。”
他曾在匪盟当卧底,跟郭师爷以及店小二有过接触,自然也了解到一些信息,知道郭师爷与黎彬之间的过节。当初郭师爷招揽黎彬不成,便派遣店小二一番运作,让三大匪寇势力发起匪盟之事,企图狙击剿匪队,以此压服黎彬。
幸亏黎彬争取到孙志才的归顺,并且将计就计,让孙志才潜伏在匪盟之中,里应外合发动偷袭,一击将匪盟击溃。不但彻底打破了郭师爷的阴谋,剿匪队还因此极大扩充了实力,并获得巨大的人气。
只是现在看来,郭师爷还是没有死心。这次招安,怕又是他的阴谋了。
不过黎彬却笑道:“原来我还担心郭师爷和他背后的潜龙组织使什么阴谋,不过现在看来,我却觉得不足为虑了。起码我们能够完全化被动为主动。”
孙志才闻言,道:“为何?”
黎彬道:“因为他是真的需要我。”
孙志才想了想,说道:“我还是不明白。”
在孙志才看来,郭师爷招揽黎彬不成,便促成匪盟成立以对抗剿匪队,分明是想借刀杀人,将黎彬剿灭扼杀于摇篮之中。此番黎彬侥幸逃过一劫,郭师爷又运用手段,将原本由郡里负责的招安一事包揽下来,分明是想从中作梗,公报私仇。
黎彬却并不直接回答,反而是见李绵冰露出一丝恍然神色,便对李绵冰道:“你来说说?”
李绵冰闻言,再次思忖片刻,说道:“沁园茶楼?”
黎彬笑道:“正是如此。”
凡尘听了半天,觉得云里雾里,便说道:“哥,可不可以说得直白点?不要再打哑谜了。”
黎彬呵呵一笑,道:“如同第一次一样,这一次郭师爷仍旧没有摆官府的架子命令我去县衙接受招安,反而再次邀约在沁园茶楼相见。这就是一个信号,说明目前他更想要私下说服我让我归顺。而招安,不过是他狐假虎威的手段而已。若他是想继续狙击我们,根本用不着费这么多的心思。”
孙志才闻言,说道:“可是此番郭师爷揽下招安一事,必定会从中作梗,只怕不会让我们有任何退路。我们要么加入潜龙组织,要么接受他的怒火。”
凡尘听到这,也终于明白了,笑着说道:“其实我们也根本没有退路,我们不可能接受招安,更不可能投靠加入他潜龙组织。但是,如果郭师爷是真的想要招揽我们,我们就有斡旋的空间,假意谈判,争取更多的时间整顿好剿匪队,强大自身,以不变应万变。”
黎彬也笑道:“正是如此。”
……
次日,黎彬再次与李绵冰一起前往县城沁园茶楼赴约。凡尘等人担心黎彬的安全,原本想要派遣一支队伍随从护卫二人,不过黎彬二人觉得此次与郭师爷会面,将以假意谈判为主,不会直接闹翻,应该不会出现什么安危。
不过最后拗不过众人,黎彬便与李绵冰每人携带了1支AK-47步枪和100发子弹,用特制的布囊包裹着。黎彬背着枪支,感觉有些不方便,决定回来后要找铁巧手研制一些手枪,配备给高层人员护身使用。
二人来到沁园茶楼天字一号之时,郭师爷如上次一样,已经在里面自斟自酌地品茶。黎彬朝他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然后便在郭师爷正对面坐定。李绵冰则在黎彬身边坐下。
郭师爷等黎彬坐定,笑着说道:“想不到你剿匪队短短时间之内居然能发展到这种程度,恭喜你了。”
黎彬闻言,有点阴阳怪气地回复道:“那只是多亏了有人在暗中推波助澜促成了匪盟,让我有机会聚而歼之,省了不少功夫。真想把那好心人找出来当面感谢一翻,他可是我们剿匪队的大恩人,当奉为座上宾。”
郭师爷闻言眉头一簇,似乎似乎有些不喜。以他在潜龙的身份地位,敢于公然冷嘲热讽顶撞他的人,还真的不多。若不是见黎彬才华横溢,起了爱才之心,也不会亲自邀请他,给了他天大的面子。可黎彬偏偏还不识好歹,屡次三番冲撞于他。
不过郭师爷知道此时不是发作的时候,便说道:“俗话说树大招风,不知道你准备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局面?”
↑返回顶部↑